佩洛西訪台 | 從「打蔣艦不打美艦」談起 為何反制對台不對美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8月2日晚抵達台北松山機場,開始對台灣進行訪問。3日上午她和台灣「立法院」院長游錫堃與各黨團總召會面,隨後和台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會面。針對佩洛西訪問台灣一事,中國的反應措施如排山倒海般頻密。

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並召見美駐華大使伯恩斯進行抗議,中國外長王毅發表談話。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國台辦、中央台辦均已經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和譴責。其中中央台辦稱要對台獨分子終身追責,國台辦宣佈對台灣民主基金會、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基金會採取懲戒措施。

除了以上的立場和態度表達。最受關注的反制措施是解放軍的一系列軍事行動。

8月2日晚開始,東部戰區陸續在台島周邊開展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在台島北部、西南、東南海空域進行聯合海空演訓,將在台灣海峽進行遠程火力實彈射擊,在台島東部海域組織常導火力試射。

此次軍事行動官方只預告了開始時間,並沒有公布結束時間。後續持續多久,會產生什麼後果,值得關注。

圖為新華社8月2日晚公布的解放軍8月4日至7日軍事演習示意圖。

且解放軍宣佈將於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多個海域和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在此期間有關船隻和飛行器不要進入相關海域和空域。

根據新華社官宣的演習位置,解放軍在竹苗外海、台北基隆外海2處、高雄外海、花蓮外海與屏東外海等6處舉行軍演,形同把台灣基隆港、蘇澳港、高雄港與花蓮港等重要港口航行路徑團團圍住,形同「準封鎖」台灣海空域3天。

經濟上,據中國商務部網站8月3日宣佈決定暫停天然砂對台灣地區出口,自2022年8月3日起實施。中國海關總署8月3日發布通知,暫停台灣地區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

中國大陸「報復」的主要着眼點為什麼放在了台灣而不是美國身上?

此次佩洛西訪問台灣振奮了台灣一大部分人緊抱美國大腿就可以拒統謀獨的心態。大陸採取的經濟和軍事措施,意在測驗台灣民意的承受度。以此來告誡台灣當局和台灣人民,大陸仍然是不能忽視的強有力存在。

台灣問題的本質是中美問題,但是中方的核心訴求是對台灣的主權和治權。從各個層面推進統一進程是關鍵。確保台灣的民意不倒退是推進統一必須考量的。

時政與地理網(CIGeography)繪製的地圖,顯示了解放軍將進行的「重要軍事演訓行動」與「實彈射擊」,規模將超越1996年台海危機,甚至跨越了台灣的領海、內水與防空識別區。(Twitter@CIGeography)

1949年建政後中共一開始採取的是武力統一台灣措施。1958年毛澤東決定炮擊金門時,確定的行動指導方針「直接對蔣,間接對美」。當時遇到的最大問題也是會不會招致中美攤牌,發生直接軍事對撞。在準備炮擊有美艦護航的國民黨軍運輸船時,毛澤東明確指示前線指揮員,只打蔣艦,不打美艦;如果美艦開炮,不許還擊;把炮戰控制在內戰範圍,儘量降低政治風險和軍事風險。

當時中國剛剛建國實力弱小,若美軍強力介入台海局勢,中國真的就沒辦法統一,迴避美國是正確的。

現如今中美建交,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僅限於打擦邊球,美國是否會介入中國最後的統一進程是模糊未定的。對中國來說最有利的局面是在保證美國不介入的情況下成功統一。如果台海危機發酵成中美危機,等於倒逼美國的立場從模糊轉向確定,這不是明智的選擇。

中美之間的利益關切不只是台海局勢,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和重要性是全局性的,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的博弈,是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的鬥爭。台海危機發酵為中美關係危機影響的不只是統一進程,還有中國的崛起大局以及全球格局,台海局勢不應該也不能夠發酵為中美的終極攤牌和對抗。

解放軍是否報復美軍,不僅要考慮實力與勝算,更要考慮中美關係全局。只有中美關係真的發酵到需要擦槍走火或者兵戎相向時,解放軍的主要報復着眼點才會毫不保留轉移到美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