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仍在谷底 放水幾無用|經略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2022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按年增長2.5%,開局不利,終於熬到了全國範圍的復工復產,市場非常期待7月經濟運行數據。中國國家統計局點評7月數據:「就業物價總體平穩 經濟延續恢復態勢」,然而數據反映出來的是:社融塌方、貸款大幅少增,CPI提升,房地產數據依舊谷底,年輕調查失業率19.9%再創新高……

數據公布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無預期下降息:中期借貸MLF和公開市場逆回購的中標利率降低10個基點。如此不排除8月20日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跟着下調的可能。顯然,降低政策利率是無奈的結果。經濟數據密集發布,央行立刻動作,懂的人都懂,「我只能這樣盡力了」。然而,真的也只是盡力了,難言效果。

中期借貸MLF和公開市場逆回購的中標利率降低10個基點。

社融塌方 放水幾無用

8月12日中國央行公布7月金融數據,超乎市場預期。雖然,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57.81萬億元,按年增長1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7個百分點,但是:第一,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790億元,按年少增4,042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21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6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86億元。

對比2022年上半年數據看,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按年多增9,192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1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6,20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56萬億元。也就是說,上半年每個月人民幣貸款平均增加2萬多億元。這樣與7月數據比較,就知道7月數據有多差。

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57.81萬億元,按年增長12%。但信貸和社融數據不及預期。

再有一個更直觀的對比。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89萬億元,按年多增3,920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888億元,按年少增3,34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84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47億元。5月貸款數據其實也不好看,但即便如此,也比7月好太多。

第二,初步統計,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561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億元。同樣,對比6月數據,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7萬億元。再看5月數據,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7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億元。可見社會融資已經多麼謹慎。

數據背後的話是:7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257.81萬億元,按年增長12%,這個增長速度遠超任何一項單項數據,然而信貸和社會融資依然無動於衷,這就表示「水多也不管用了」

這就顯示經濟恢復比預期疲弱,這與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後的表現有很大區別,與疫情之前的強烈融資需求也形成巨大反差。一方面居民和企業受疫情影

響,消費和投資擴張都十分乏力;另一方面,疫情反覆和國內外環境的複雜化增加了不確定性,整體市場預期轉弱,企業和居民普遍對未來缺乏信心,從而減少非必要支出。有市場機構已經提出,這些數據是「流動性陷阱的典型跡象」,「流動性充足,但沒人想要。」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對支持經濟幾乎不起作用。」

央行超乎意料的時隔7個月再次降息,調降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和7天逆回購利率各10個基點(BP),不論5天后公布LPR會否有動作,中央央行就要引導市場利率進一步下行。為個人和企業進一步降低利率負擔,以刺激大家投資、生產和購房。事實上,央行如今也只能這麼做,貨幣供應持續增加,但目前政策上難以「強按牛頭喝水」。

很多企業本身較為虛弱,喝不進「水」。此外,大量中小企業受疫情衝擊嚴重而倒下,已經沒有了融資需求。市場主體在預期不穩的情況下,並不願意增加投資開支,更傾向於收縮以維持生存,這樣使得貨幣政策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流動性淤積,貨幣政策也難以轉向。

7月經濟數據到底如何

中國統計局是這麼說的:7月份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但從數據上看,差強人意。

除了「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改善」,確實7月,貨物進出口總額38064億元,按年增長16.6%,比上月加快2.3個百分點。進出口數據非常不錯之外,其他只能說非常疲弱。

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加3.8%,比上月回落0.1%;

7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按年增長0.6%,比上月回落0.7%;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70億元,按年增長2.7%,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

1至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19812億元,按年增長5.7%,比1-6月回落0.4個百分點;7月按月增長0.16%。

而且,1至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83萬人。7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而其中,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9.9%、4.3%。年輕人調查失業率數據又創新高。

內地就業競爭壓力愈來愈大。(資料圖片)

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上漲2.7%,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3.4%,鮮菜價格上漲12.9%,鮮果價格上漲16.9%,豬肉價格上漲20.2%。

綜上,經濟壓力並未有所緩解,年輕人調查失業率再創新高必須重視,CPI開始提升,會掣肘、威脅經濟增長。

地產多維度拖累

必須要注意到的是,7月經濟數據普遍低於預期,主要因素在於地產下行超預期,並外溢拖累其他數據。受保交樓風波影響,房地產數據紛紛放緩。

1-7月份,房地產施工面積859,194萬平方米,按年下降3.7%。房屋新開工面積76,067萬平方米,下降36.1%。房屋竣工面積32,028萬平方米,下降23.3%。

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78,178萬平方米,按年下降23.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7.1%。商品房銷售額7,5763億元,下降28.8%,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1.4%。

受地產投資拖累,1-7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5.7%(1-6月為6.1%)。其中,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增速連續第二個月放緩,至-12.3%(6月-9.4%),甚至低於4月-10.1%的低點。7月,房地產業生產指數按年下降10.8%,降幅比上月擴大了3.8個百分點。

2021年恒大債務暴雷是房地產行業乃至中國經濟的一個黑天鵝事件。(資料圖片)

根據中金公司報告指出,需求方面看,購房情緒仍受擾,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按年均放緩。供給端看,新開工按年接近攔腰砍半,竣工按年降幅略有收窄(-37%)。資金端看,開發資金來源按年進一步收縮至-25.8%,貸款、外資、定金預收款、按揭、自籌全線回落。各地保交樓方案一樓一策積極推進,全國性和地方AMC亦加速進場施以援手,地方紓困基金落地。5-7月各地出台因城施策穩地產政策有304條。但保交樓和穩需求難一蹴而就,供求兩端穩地產的政策仍需加大發力。

地產下行也拖累了工業和消費。雖然面對去年同期低基數,但是7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速(3.8%)仍然較6月(3.9%)有所放緩。製造業中僅有汽車、飲料、其他運輸設備增速改善。其他製造業行業增速均較6月下滑,鋼鐵、有色等原材料製造業降幅>其他裝備製造業降幅>消費品製造業降幅,中金公司認為,這或顯示地產的拖累作用大於疫情。房地產相關消費中,傢俱、建築及裝潢材料消費按年下降7%,降幅比6月進一步擴大1.3個百分點。

可見,房地產是核心的問題。一時間也難言變化。由此牽連的上下游產業鏈甚廣。加之經濟信心的打擊,「預期轉弱」,中國此波經濟復甦將是緩慢的、一波三折。從數據上看,按月會有所改善,但下半年不太可能出現強勁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