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任務清單 | 從「閉關鎖國」談起 求「穩」仍是共識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的9月,中國又冒起疫情。此次波及超過20個省市自治區的近百座城市。媒體統計,9月初時,有7座省會城市、1座直轄市在內的33座城市實施部分或全域出行管制。而從2020年的武漢到如今的第N波疫情,中國已有近300個城市被不同程度地封城。

西方輿論認為,過去兩年的動態清零政策下,封城效應擴展為全國性的「閉關鎖國」。特別是從2021年底開始,物流效率下降、經濟衰退、若干被「監管」行業普遍破產,失業率上升,人民的怨氣和不滿達到了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度,資本和企業家的信心掉到了谷底。

基於此,外界非常關注中共二十大對於「動態清零」政策是否會有所變化。或者說,寄希望於中共二十大後中國防疫政策能有所鬆動,這被視為最急迫的任務清單。但是「動態清零」政策的堅持原本就不等於「閉關鎖國」。結合各方消息來源,以及官方不斷釋放「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是我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成功經驗的總結,是在因時因勢不斷調整防控措施基礎上形成的重要成果」,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也不斷強調「要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所以大抵判斷「動態清零」政策不會發生變化,但對於「科學精準控制疫情」會有更高的要求,可見於北京而言,最大的共識是「穩」,穩疫情、穩經濟、穩社會、穩民心。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期就新冠疫情防控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新華社)

中國全球化會不會終結?

疫情已經來到第三年,美國總統拜登認為美國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經結束」, 歐洲多國也宣布疫情結束,相較之下,中國「動態清零」總方針下疫情防控還在嚴防死守。故此西方媒體認為這是「閉關鎖國」。

然而從數據上看,2022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9.4%。其中,出口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按照官方話語:「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環境更趨嚴峻複雜,我國外貿發展仍面臨一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保穩提質還面臨不少壓力。但是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着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我國外貿仍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疫情以來,中國進出口數據保持了高增長。(AP)

另外,2022年1至8月,中國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927.4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按年增長16.4%(下同),折合1384.1億美元,按年增長20.2%。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按年增長33.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按年增長43.1%,高技術服務業按年增長31%。從來源地看,韓國、德國、 日本、英國實際對華投資按年分別增長58.9%、30.3%、26.8%和17.2%。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國家移民管理機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3229.3萬人次,而2021年全年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1.28億人次。對比之下,疫情之前的2019年全年共查驗出入境人員6.7億人次。

也就是說,疫情當然會影響經濟運行,但「物」、「錢」的流通大抵正常,只是「人」的流通未恢復,甚至相差甚遠。所謂「閉關鎖國」是「人」的感知作用。有些觀點認為疫情將加劇逆全球化趨勢,甚至導致至少本輪全球化的終結;有的更認為全球產業鏈要崩潰,中國同全球脱鈎。這些部分觀點言過其實,網絡間更充斥了各種不理性的情緒。

疫情之下,中國時不時就會出現封城現象。(取自微博)

當「黑天鵝」事件頻頻發生,也許更該嘗試區分哪些是短期影響,哪些是長期趨勢,避免把節奏問題當成結構問題,把周期問題當成趨勢問題,把局部問題當成普遍問題。經濟有周期,行業有周期,貨幣有周期,政策有周期,全球化有周期,投資人的情緒有周期,但周期性的問題或者階段性的問題不會改變大趨勢。就經濟貿易層面而言,疫情導致的所謂「閉關鎖國」只是短期現象,產業鏈區域重組也是有限、結構性的。

當然,也無須諱言,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的影響,跨國公司在全球產業鏈佈局中一定會有所調整。好比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風險管理的原則會再次被強調。和疫情之前「哪裏成本低去哪裏」相比,疫情之後,所有的跨境連接的確會考慮一些新的變量,比如說目的地國家在重大危機中是否可靠,比如說目的地國家在特殊時期會採取怎樣的特殊政策等等。這不僅僅是成本的問題,還要考慮很多因素。一些原本純粹的經濟問題,現在可能會放到國家戰略層面去考慮。

這就不可避免的引發一些變化,但會有多大程度上的影響,卻不可混為一談。坦白說,在想象層面,很容易就會說中國「閉關鎖國」,必然會「去全球化」,會將自己孤立,會從全球產業鏈剝離,但從數據上看,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最關心的是穩定

是 「動態清零」還是「放開」,是一個各有利弊的兩難選擇,並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站在某些人的角度,但放開更好,站在另一些人的角度,動態清零更好。 「放開之後經濟就馬上變好,死不了幾個人」這種說法不科學,是必須堅決反對的,這些輿論也是情緒驅動。放開後,一旦大面積擴散,死人、醫療擠兑、經濟受到衝擊,說這些話的人還會跳出來。他們的行為完全被立場和情緒驅動,不講科學,不看數據,不尊重事實。

從國家整體利益角度出發,北京最關心的是穩定,是社會別亂,天下太平。中國未來二三十年的關鍵字就是「穩」。中美競爭到現在這個階段,比的就是誰更「穩」,不出內亂,少犯錯誤,誰就能最終勝出。中國大多數人也希望「穩」,不希望「亂」。

疫情之下,中國政府積極的儘量確保物資供應,但依然暴露出各種問題。(Getty )

但可以討論的是,什麼叫「穩」。蕭規曹隨不是穩,僵化守舊更不是穩。鄧小平多次說過:搞改革開放,關鍵是穩定。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凡是妨礙穩定的就要對付,不能讓步,不能遷就。這句話看上去是有矛盾的。改革就是搞新東西,搞新東西肯定影響穩定。但按辯證法的觀點,矛盾是客觀的,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且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社會發展會積累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一味求穩,問題積重難返,就會求穩反而不穩,得到了短期穩定,長期反而不穩。

古代中國就是一個穩態社會。矛盾積累而無法根本性改革,後面就是歷史周期律,興亂交替。西方體制現在看起來很穩,但正因為其穩,內部改革就很難。西方民主體制也沒有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穩定,其實應該是「動態的穩定」,不是「靜態的穩定」。就比如看馬戲雜技,走鋼絲的運動員並不是像一根棍子一樣僵立不動。而是也有晃動,一邊晃一邊調節自己的平衡。動態的穩定允許晃,允許左晃晃右晃晃,核心是晃的同時不掉下去,保持平衡。

不管是最初武漢的封城,還是今天的上海,具體問題都如出一轍,個體悲劇還是不斷上演。(Getty )

改革的基礎是穩定。但改革本身就是打破穩態,會產生不穩定,這句看似矛盾的話裏面就是辯證法和中國的政治智慧。正因為基礎穩定,就更應敢於改革,敢於多晃幾下,然後達到動態平衡。如果不穩定了,全部精力都用在防止掉下去,那時,反而沒有勇氣沒有動力去改革。

今天的中國無疑存在各種問題。但如果一味求「靜態穩定」,不直面問題,不改革,看似短期穩了,但長期會更不穩。什麼姿態才是長期最穩最平衡的,誰也無法準確判斷,只能靠實踐來檢驗。所以要調整要改革,改革就會晃,就會讓有些人覺得不穩,但這沒什麼大不了,不需要過於緊張。

「動態清零」的道理亦如此,經濟發展的動態平衡亦如此。保持動態穩定,搖搖晃晃但不掉下去,堅定的向着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