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全球市佔率超越Tesla 中國車企技術其實更勝國外品牌?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為了減少有害物排放、污染環境,多個國家都提倡以新能源車代替傳統的燃油汽車。2010年,中國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為國內出新能源汽車提供發展契機。
今年,中國汽車品牌研發生產的電動車陸續出口至歐洲市場。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頭十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500萬輛。作為Tesla唯一挑戰者,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出售逾64萬輛電動車,Tesla 則是56萬輛。到底中國汽車品牌的電動車有何優勢,技術能夠與國外汽車品牌媲美嗎?本文將介紹今年技術突破或銷量出色的中國汽車品牌。
此為「電車出海」系列之四

2022年10月18日,法國巴黎國際車展的比亞迪展區。(新華社)

比亞迪: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自研自產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BYD),前身為比亞迪實業公司,起初以生產電池為主,2003年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更名比亞迪汽車,正式進入汽車行業。2004年,比亞迪展出其第一輛電動車,並在國內參展。

作為中國電動車品牌的巨擘,比亞迪是目前全球唯一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車規級半導體等電動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企業。因此,在汽車晶片、生產原材料的供應鏈緊張之際,比亞迪仍能「自研自產」。

目前,比亞迪的五大核心技術,包括刀片電池、IGBT芯片、DM-i混動技術、e平台3.0,以及今年5月最新發布的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Cell to Body)。其中,CTB技術是將電池上蓋與車身地板合二為一,是比亞迪為車身輕量化及提高車身安全性的一項重要技術。

CTB刀片電池包的結構猶如蜂窩,刀片電池與電芯緊密排列,通過上蓋板和底板造成「類蜂窩鋁」結構,通過將地板(電池上蓋)、刀片電池、托盤三者與車身結合,將原來電池包的「三文治」結構,進化成「整車三文治」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刀片電池不僅是能量體,更是結構件。當車輛發生碰撞時,車身具備充足的吸能空間及能量傳遞路徑,令車身變型的機會大幅減少,從而更好地保護司機及乘客的人身安全。

11月初,比亞迪公布今年10月的生產及銷售數據。數據顯示,今年頭十個月新能源汽車(包括乘用車、純電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銷量140.29萬輛,年增158.52%。其中,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1.78 萬輛,年增168.9%,上年同期8.10萬。

另外,今年前六個月,比亞迪銷量較2021年上半年增加486771輛,增加幅度達315%。相反,Tesla今年上半年的汽車銷量比去年增加178693輛,增長46%。

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比亞迪在今年第三季度以 19.7% 奪得全球電動車市場冠軍,其次是12.6% 的 Tesla,其餘依次為五菱、Volkswagen及廣汽集團。

比亞迪宣布明年起在日本銷售新能源乘用車。(新華社)

今年10月,比亞迪在法國巴黎的車展推出3款電動車,包括SUV ATTO3、唐(TANG)和漢(HAN),正式進入歐洲市場,並計劃今年底開始在德國銷售,明年再擴大至其他歐洲國家。

此外,比亞迪日本分公司透露,明年年初起將在日本銷售第一批純電動車。消息指,2023年1月31日起,比亞迪將在日本推出SUV ATTO3,續航里程達485公里,並在明年底前再推出兩款車型。

另據彭博社報道,比亞迪因美國實施《通脹削減法》,暫時不在美國銷售電動汽車。12月6日,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表示,《通脹削減法》有礙美國電動汽車的普及,希望美國能夠修改一些措辭,至少允許中國供應商參與某些過程。

蔚來:推出換電服務,挑戰歐洲市場

蔚來(NIO)成立於2014年11月,是一間全球化智能電動汽車公司,主打中高端市場,與另外兩間國內汽車品牌理想、小鵬一同被稱為「蔚小理」,但無論是其自主研發的系統,抑或電池問題,蔚來仍然略勝一籌。

蔚來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2015至2016年,以高性能超級跑車製造商的身份打入電動車市場;2017年至2020年,發布3款高端電動SUV;2021年,發布主打自動駕駛系統的ET7,以及被指是直接對標Tesla Model 3的ET5。

2022中國(天津)國際汽車展覽會蔚來汽車展台。(新華社)

今年6月,蔚來宣布推出內地首個自主研發的智能底盤域控制器ICC(Intelligent Chassis Controller)。據介紹,ICC集合冗餘駐車、空懸、減震器等控制功能,可全面設計和調教底盤舒適性、操控性,集成自研先進算法,實現懸架全行程內的高精度調節。

以蔚來ET7為例,智能底盤域控制器ICC可以統一調整控制空氣彈簧高度、減震器阻尼、電子駐車等。控制器能透過傳感器檢測車輛狀態,根據算法或控制策略,自行調節彈簧剛度和減震器的阻尼狀態。相比傳統的減震器,ICC反應更快,阻尼力帶範圍更大。

同時,ICC會透過收集及識別用戶的駕駛數據,提供符合用戶心理預期的駕乘體驗。

顧名思義,電動車是採用電力推動,電池是組成電動車的主要部件之一。不過,電池續航力一直是用戶的關注重點,而電池壽命一直是個未解之迷。

早於2017年,蔚來就推出了電池交換站服務「Power Swap」,號稱可以在3分鐘內幫用戶更換電池。隨後更推出全新車電分離銷售模式BaaS(Battery as a Service),車主買車即時減7萬元(人民幣,下同),之後再以980元月租電池;車主可以隨時充電、換電甚至是升級電池。

蔚來推出電池交換服務站,車主可以隨時充電、換電甚至是升級電池。(新華社)

2021年,蔚來正式進入挪威市場,計劃到2025年在超過2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包括美國、法國、澳洲、日本等國家。同時,蔚來計劃到2025年將在歐洲等地建立1000個電池更換站。

11月初,蔚來公布今年10月的交付數據。數據顯示,蔚來10月交付10059輛汽車,同比增長174.3%。其中包括5979輛高端智能電動SUV、2814輛ES7以及4080輛高端智能電動車。截至10月31日,蔚來汽車累計交付量達259563輛。

上汽集團:首間全面實施「純電、插電、燃料電池」技術路線車企

相比上述兩個新生代汽車品牌,擁有百年歷史的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團)儼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

上汽集團是中國四大汽車製造商之一,成立於1958年。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榮威、名爵)、上汽大通、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南京歐霸、上汽歐霸紅岩、上海申沃等。

上汽臨港乘用車工廠工人在總裝車間工作。(新華社)

雖然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百花齊放,但早於2001年,上汽集團已全面實施「純電、插電、燃料電池」技術,是國內首間實施前述3條技術路線的企業。此後,上汽集團相繼研發燃料電池私家車、混能車等,並於2012年11月推出首款純電車。2017至2019年,上汽多次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份額排名前十;2019年,上汽新能源車銷量超過18萬輛。

今年6月,上汽集團的「魔方電池」亮相。魔方電池是一款標準電池包,採用LBS躺式電芯和CTP技術(Cell To Pack無模組技術),電池包厚度低至110mm。值得一提的是,躺式布局主要聚焦在超高集成度、超長壽命和「零熱失控」安全防護。

躺式電芯最大特點是超高集成度,即電池包空間利用率大幅提高。立式電池一般會被電芯殼的頂蓋厚度、頂蓋底部到隔膜的距離、底托片厚度等佔據。相反,躺式電芯的電池包高度方向可充分利用,電池中活性材料的佔比大幅提升,更可節省隔熱材料。

此外,上汽重新設計電芯和電池包,令「魔方電池」做到100萬公里的續駛里程。上汽採用獨特的電芯電解液引流設計,電池包採用彈性自適應束縛,使電芯鋰離子移動不受阻,大幅減少活性鋰的損失,從而提高電芯壽命。

同時,躺式電芯只需使用更厚的隔熱材料,背後加上立式冷卻結構,就可打造出相對隔離的空間,既能有效隔熱,又能提升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實現「零熱失控」。

上汽集團ER6電動車。(新華社)

2021年,上汽自主品牌銷售285.7萬輛,在總銷量中佔比達到52.3%;新能源汽車熱銷73.3萬輛,同比增長128.9%,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在歐洲、紐西蘭、澳洲等市場中,上汽自主品牌MG(名爵)及Maxus 新能源車銷量超過5萬輛。

上汽集團公布的10月產銷快報顯示,今年10月公司整車銷量50.3308萬輛,同比下降13.54%,相反新能源車銷量10.1768萬輛,同比增長32.19%;今年頭十個月整車銷量427.3532萬輛,同比略增1.72%;其中新能源車銷量80.0269萬輛,同比增長43.96%。

早於2019年,上汽已在歐洲市場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在荷蘭建立歐洲分公司及營銷團隊,並在當地上市首款新能源車型名爵EZS。今年2月,上汽表示今年將重點布局歐洲市場,計劃全年銷量目標超過12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