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納事件」如何影響俄烏局勢?|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俄羅斯6月23日至24日發生的「瓦格納事件」吸引全球關注。目前,事態已趨平穩。據俄媒當地時間24日消息,俄羅斯私營軍事集團瓦格納創始人葉夫根尼·普里戈任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錄音聲明稱,瓦格納集團已停止行進,並調轉方向返回營地。

「瓦格納事件」的發生,主要在於利益衝突。該集團與俄國防部之間在政治、經濟利益和安全合作上都有很深的矛盾。

首先是政治矛盾。普里戈任多次指責俄國防部總參謀部無能,對其後勤支持不力,戰鬥協作不力。

其次是經濟利益。俄羅斯國防部曾宣佈要收編僱傭軍集團,瓦格納集團老闆當時持反對態度,認為此舉可能導致失去部隊的控制權。

再次是安全衝突。瓦格納集團說俄軍轟炸了其在巴赫穆特的陣地,儘管該消息無法得到確認,不論雙方是否曾發生直接交火,都是「瓦格納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瓦格納集團的目的,在於爭取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的地位與保障等。

2023年6月24日,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首腦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離開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時,與民眾握手道別。(Reuters)

據俄新社當地時間24日消息,普里戈任與瓦格納集團所有武裝人員已全部從俄羅斯南部軍區司令部撤離。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地時間24日也表示,針對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將被撤銷,普里戈任將前往白俄羅斯。俄羅斯羅斯托夫州州長瓦西里·戈盧別夫在社交媒體也發文證實,瓦格納部隊已經撤出頓河畔羅斯托夫並前往其野戰營地。如佩斯科夫對媒體所說,當前局勢在未出現進一步損失和升級的情況下得到穩定。

這次事件可以說是「有驚無險」。危機的和平化解,也和俄羅斯採取的軟硬兩手方法,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調停相關聯。

在事態平息的過程中,出於盧卡申科的個人提議,白俄羅斯發揮了調停作用。按照盧卡申科的說法,他與普里戈任有20年的交情。當然,這不僅是因為私交,更重要的是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是盟友。如果俄羅斯內部出現動盪,將會影響白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因而白俄羅斯有意願調停危機。

同時,盧卡申科與雙方都「說得上話」。白俄羅斯立場相對中立,跟雙方關係都不錯。在後蘇聯空間的政治和外交生活中,白俄羅斯非常願意發揮作用,通過介入俄羅斯內部的政治危機調停,有助於提升盧卡申科的話語權,甚至可以換取經濟上的回報。

2023年4月5日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訪問俄羅斯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並握手。(Reuters)

俄羅斯總統普京給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等數國領導人進行了電話通報,向相關方面通報情況,有安撫各方的考慮,避免相關國家的擔憂,有助於穩固俄與相關國家關係,維護周邊地區局勢的穩定。

此次事件,美國和西方國家都在觀望,沒有介入俄國內安全事件之中。同時,俄羅斯在短時間內控制了局勢,此次事件應該不會引發外交的連鎖反應。但是,事件處在俄烏衝突的局勢之中,說明地緣安全危機風險正在擴散。

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漢娜·馬利亞爾稱,利用6月24日莫斯科正在經歷動盪的機會,烏克蘭軍隊在多個方向同時發起反攻。但是,由於俄軍主力並沒有後撤,烏克蘭進攻很難佔到便宜。總體看來,在瓦格納集團撤出前線後,俄軍攻勢可能會減弱,但軍事僵局沒有被打破。

關於瓦格納僱傭兵集團,該集團原來為私人安保公司,介入過多個熱點地區的衝突,去年介入烏克蘭危機,在巴赫穆特之戰中幫助俄軍拿下該市,一戰成名。他們的戰鬥力更強,戰術和裝備都更先進。

瓦格納集團通過招募俄羅斯退役有經驗的軍事人員等,直接介入一些局部衝突,為俄羅斯賺取外交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發揮「白手套」的作用。瓦格納的創始人普里戈任與普京也是老鄉,他們都來自聖彼得堡,據說早年相識。

僱傭軍最早出現於德意志南部,戰鬥力與危險性並存。而在全球範圍看,現在戰爭主體仍然是國家。現代僱傭軍是冷戰之後的特殊軍事幹預形式,美國僱傭軍公司在伊拉克、阿富汗和非洲等一些熱點地區也提供安保服務、進行秘密軍事行動,但一般很少公開介入局部戰爭。瓦格納集團介入了敘利亞戰爭、烏東的頓巴斯衝突和非洲一些國家的國內衝突,獲取經濟利益和外交影響力,不具有典型性。

本文作者張弘,系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