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人數暴跌 扭轉下行態勢需要政府格外努力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查驗交通運輸工具983.1萬架(艘、列、輛)次,出入境人員1.68億人次,其中內地居民8027.6萬人次,港澳台居民7490萬人次,外國人843.8萬人次。

這一數據和2022年疫情期間有顯著增長,但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差距之大仍然不可思議!

根據同一官方機構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查驗交通運輸工具3623.5萬架(艘、列、輛)次,出入境人員6.7億人次,其中內地居民出入境3.5億人次,港澳台居民2.27億人次,外國人9767.5萬人次。半年期大致按減半計算,這組數據也分別為1811.8萬架(艘、列、輛)次,3.35億人次,1.75億人次,1.14億人次和4883.8萬人次。

若拿2023年上半年數據與之相比,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數量為2019年半年期數據的54.3%,出入境人員為50.1%,其中內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外國人出入境人數分別為45.9%、65.7%、17.3%。

該組數據不僅大幅滑落到疫情前的一半左右,其中外國人出入境數量更是暴跌到疫情前的17.3%!橫向看,2023年上半年843.8萬人次外國人出入境仍然是個不小的數字,但是若和疫情前半年期高達4883.8萬人次的數字相比,可以說是相差懸殊。

出入境外國人暴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疫情管控產生的後續心理影響、社會氛圍變化產生的心理反饋都不可低估,過去幾年,一些長期定居中國的外國人,紛紛選擇離開。不過更重要的可能還是中美關係變化所產生的經濟脱鈎行為與宏觀環境變化所致。

從香港經港珠澳大橋入境澳門的情況。(澳門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站實時資訊平台截圖)

比如,中美關係惡化疊加疫情管控落差產生的影響,為規避風險,不少跨國企業紛紛把產業鏈從中國向印度、東南亞等地區轉移,使得出入境中國的外國人人數大量下降。

再比如,今年6月,美國發布旅行警示,警告美國人重新考慮赴華旅行,理由是存在所謂的「隨意執法」。該警示發布後,儘管企業高管仍在諮詢前往中國的事宜,但許多人現在更關注的是風險。一家為在華投資提居留詢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就表示,「各家公司都非常非常擔心他們的員工去中國的問題。他們怎麼能不擔心呢?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人們不會前往中國。」

而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和外界的聯繫緊密程度基本上與人員往來呈正相關關係,特別是外國人出入境數量,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出一個國家對外國人的吸引力,是衡量一國與其它國家在人文、旅遊與商貿等領域來往的重要指標。

所以,在走出疫情之後中國如何擴大對外開放?除了想辦法改變外國人對疫情過於嚴厲的管控印象,讓外國人打消風險顧慮,恢復市場信心與活力,重新吸引外國企業到中國追加投資,包括在可控範圍內儘量改善中美關係,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官方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