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遠洋之後會是萬科? 內房企業究竟是什麼「病」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2021年從恒大暴雷開始,內地地產市場「大而強」的鐵律被徹底擊碎。融創、世茂、富力、佳兆業、寶能地產、綠地控股等頭部房企紛紛爆雷。近期又發生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碧桂園、擁有央企屬性的遠洋集團,以及一批以金融投資為主的「中植系」關聯公司爆雷——

碧桂園今年上半年還是中國房企中銷售面積第一,然而兩筆美元債卻「出人意料」地出現問題——每只債券的規模均為5億美元,要求六個月付息一次,意味著在8月7日需要支付2250萬美元的利息,但債權人並未收到利息。債券違約被認為是房地產企業暴雷的第一步,過去兩年中國各類房企暴雷事件此起彼伏,大多以債券違約開啟危機的序幕。8月10日,碧桂園繼續「自曝」,發布盈利預警,稱2023年上半年將出現450億至550億元的凈虧損。碧桂園總裁莫斌在公告中稱,碧桂園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8月14日,碧桂園旗下11支債券暫停交易,共涉及157億人民幣,下一步將是與債權人協商,謀求債務重組。

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近期陷入財務危機,引發市場憂慮。(資料圖片)

8月14日,遠洋集團發布公告,旗下將於2024年到期的美元債券SINOCE607/30/24(ISIN:XS1090864528)未能在8月13日寬限期結束前支付利息(2094萬美元),導致發生違約,將自8月14日上午9時起停牌。

幾乎同時,內地模最大的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因投資房產失利驚傳爆雷,中融信託投資者近期陸續收到理財經理的通知稱「產品已停止兌付」,至少涉及人民幣3,500億元。「中植系」是大陸眾多房地產企業背後的「金主」。

最新又被報道出,廈門萬科所持多家公司股權被凍結,輿論開始問「下一家是萬科?」一時間,內房市場又突然迎來了狂風暴雨,市場人心惶惶。那麼,究竟如何看?

近日,廈門萬科所持多家公司股權被凍結。(資料圖片)

假如以10年為一個周期來看中國的房地產,會發現,所謂大牛市的那二三十年裏,一樣也有很艱難的日子:2003年的非典疫情就是一段崢嶸歲月。當時有報,深南大道CBD核心區域的售樓部,一整天沒個客戶,門可羅雀;2008年年初,美國次貸危機還沒有爆發之前,深圳的房子就已經開始賣不動了。到傳統的五月旺季,動輒新聞裏就傳出有買了房的不滿降價,怒砸售樓部的消息……

內房市場整體來看當然是一路高歌猛進,但幾乎所有地產人應該都經歷過從業過程中的一些挫折,只是人的記憶也不比魚強多少,困難的日子很快過去了,便把扛過困難當成了自己的英雄事跡,全然忘記了自己當年如何一夜夜受煎熬的苦。

一切都有周期,一切都是周期,以前地產周期跟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一樣,快得很,每次還沒等熬得要死不活,馬上新一輪行情就來了。於是總有僥幸,總覺得自己是靠本事才扛過了周期,並且吃到了膽大的紅利,但真如此嗎?

2008年年初,賣房旺季的五月,新聞曾傳出買房不滿降價,怒砸售樓部的消息。(示意圖 / vcg)

更早一批被周期暴打的行業是煤炭行業。

2012年最流行搞擴張,並購,很多煤老板因為實力不夠,在高位的時候找到了接盤俠,只要不過高估計自己能力,基本都能將股權賣個好價錢。而同樣在這一波擴張潮裏,那些過高估計自己能力的煤老板們,個個背了一身的債,又因為急著還錢,於是各種瘋狂的擴大產能,最後等來的是一波產能過剩,煤炭價格迅速跌破成本,全行業迎來全面破產潮。

2020年8月23日,昆明,爛尾的別樣幸福城4號地塊。(紅星新聞 王歡/人民視覺)

煤炭行業跟地產行業有什麽差別呢?

2015年那一波地產的全面暴漲,讓太多的內房企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各種高速擴張的時候,還有搞出了「456玩法」——4個月開盤,5個月資金回正,6個月資金再周轉。事實上,即便沒有「三條紅線」,地產行業也會暴雷。

原因很簡單,人人都擴張,家家都一堆房子代售,但百姓的收入增長遠遠跟不上房地產公司擴張的需求,供需關系脫節了,房子還能賣得動嗎?所以,總有一天是要暴雷的,不早早的擠破膿包,恒大之流的能有更大的泡沫。

其實仔細看內房企業,還是有不少負債表健康的內房企業,坦白說,很多倒不是多有能力,但關鍵是個個都有自知之明,在擴張周期沒有瘋狂拿地。換句話說,就是能抑製住自我膨脹欲望的,都有個還不錯的結果。內房企業現實的寫照就是,越是膨脹後果越慘。

「中植系」是大陸眾多房地產企業背後的「金主」。(示意圖 / vcg)

從過往幾十年經驗看,房地產的債務問題沒那麽可怕,事實上就是一個周期接一個周期。當然,這次熨平周期的時間大約要更久一點。與之相伴的就是一輪行業洗牌。這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膽子大的,當又能扛過一波周期後,立刻又膨脹起來,下一次再碰上,那恐怕又是更大的問題。事實上,板子只要不打在自己身上,沒有人會知道有多痛,只要刀子沒有割到自己身上,始終還是看熱鬧的,「膨脹」是通病。

這一輪,恆大到碧桂園,從頭部房企、央企背景,到各地方龍頭房企,暴雷已經屢見不鮮,不可謂教訓不慘烈。可以說,這是過去幾十年房地產業「高周轉、高杠桿、高成本」的必然產物。所有房企的問題是一致的。而這背後無數的員工,無數的供應商,以及與之關聯的無數家庭陷入困境……真希望都能受到點教訓,地產人都應該很清楚,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走過了野蠻生產周期,當「規矩」越來越多之後,更要懂得什麼叫敬畏什麼叫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