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從吉利到阿里巴巴 中國頭部民企都在談ESG

撰文:吳婷
出版:更新:

9月16日至18日,香港傳媒高層參訪團一行來到浙江杭州,先後走訪了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吉利控股集團、正泰集團以及阿里巴巴等。作為隨團記者,筆者印象比較深的一點是,從吉利控股集團到正泰集團,再到最後一站的阿里巴巴,中國頭部民營企業除了談基礎的戰略發展,都在談ESG。

ESG,是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縮寫,由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於2004年首次提出。2018年A股正式被納入全球知名指數公司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來,ESG進入中國市場和投資者的視野。在「雙碳」目標驅動下,ESG實踐在2021年迎來爆發式增長,且越來越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照系。

2022年5月,國資委發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力爭2023年實現央企ESG報告的全覆蓋,並且要推動央企建立ESG的評級體系。2023年7月7日,新華社發文《從「新綠」到「長青」還有多遠——中國企業作答ESG「考卷」觀察》,稱ESG正加速成為企業「必答題」,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國內ESG信披標準,立足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加快構建中國特色ESG評價體系已成為業內共識。

吉利控股集團在ESG方面的努力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是搭建可持續發展管治架構,比如在董事會層面設立ESG委員會,下設ESG工作組與碳中和工作組,指導並推進旗下各大品牌在吉利控股的大戰略、大生態體系下持續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環境、社會和管治三個維度,搭建了涵蓋 24 項潛在實質性議題的議題庫,並基於此加強可持續管理。聚焦應對氣候變化、資源保護、出行安全、數據責任、員工與社會責任、商業道德等領域 。

其二是承諾履行以聯合國公約為基礎的,涵蓋人權、勞工標準、環境和反腐敗領域的全球契約十項原則,助力實現17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三是打造符合商業道德標準及合規經營原則的企業文化,致力於通過依法合規的管理,持續提高員工素養,為用戶創造價值,不斷提升吉利的運營效率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作為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正泰集團已將ESG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以電力新能源行業為例,正泰集團旗下正泰電器、正泰新能、正泰安能等公司在今年陸續發布了企業ESG報告。另據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受邀參加在2023ESG全球領導者大會中的介紹,在助力傳統能源結構向「更安全、更清潔、更便宜、更便捷」轉型過程中,正泰早有佈局並積累了諸多成功案例。公司大力推廣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整縣推廣戶用分佈式光伏一站式解決方案,從而實現清潔能源「身邊取」。

「正泰發揮新能源全產業鏈優勢,在全球累計投資規模超31GW,每年可提供綠電超340億度,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萬噸以上。」此外,通過創新光伏富民模式,正泰已經建成超過100萬戶屋頂光伏電站,為每戶家庭年增收1000-3000元,匯聚了全國1300個區縣的2000多家合作伙伴,提供了16萬個農村就業機會。正泰庫布其310MW沙光互補電站入選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可持續土壤治理方案。

而過去幾年始終處於風口浪尖的阿里巴巴,也在今年7月24日對外發布了《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2023)》。去年8月,阿里巴巴發布首份完整ESG報告,明確七個長期戰略方向,2023財年,是阿里巴巴集團系統施行ESG戰略的第一年。

比如在環境議題方面,報告顯示,2023財年,阿里巴巴集團自身運營(範圍1+2)二氧化碳淨排放為468.1萬噸,按年下降12.9%;減碳141.9萬噸,按年增長128.9%;價值鏈(範圍3)碳強度按年下降5.7%。在帶動平台生態減碳上,阿里巴巴緊扣「範圍3+」概念,在過去財年帶動平台生態減碳2290.7萬噸,幫助更多中小企業低碳轉型,引導消費者綠色消費。比如,通過88碳賬戶體系和低碳友好商品體系,帶動409個品牌、191萬種商品及1.87億用戶共同參與減碳,充分發揮平台生態的力量,推動社會向數字循環經濟轉型。

在提供就業創業和公共服務方面,報告顯示,阿里巴巴生態直接或間接衍生超7000萬個就業機會;全球20多萬賣家通過Alibaba.com觸達來自超19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4700萬名買家;截至2023年3月31日,釘釘用戶超6億,服務企業組織超2300萬,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2023財年,全國832個脱貧縣在阿里巴巴平台銷售額超1300億元。菜鳥建設超1460個縣級共同配送中心,在村、鎮建設了近5萬個快遞服務站,打通農產品上行和消費品下達通道,讓農貨出山、好物下鄉。阿里巴巴累計派出27位鄉村振興特派員常年全職駐紮鄉村,助力重點脱貧縣進一步發展。此外,淘寶天貓服務視障用戶超32萬人,截至2023年3月31日,高德地圖已經累計提供超90萬次無障礙輪椅導航規劃。

受疫情和外部環境鉅變的衝擊,中國經濟在疫後重振乏力,而走訪包括吉利控股集團、正泰集團、阿里巴巴等中國頭部民企,又能明顯感受到這些企業在逆境中的韌性和長期主義。9月17日,新華社開始發布中國經濟「放眼量」系列評論,首篇即直面了新一輪的中國經濟崩潰論。如若「放眼量」,中國經濟崩潰論會否再度崩潰,關鍵取決於能否讓廣大的民營企業放心、安心,進而「一心一意謀發展」。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也是破解中國經濟崩潰論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