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進入「戰備型驅動經濟模式」嗎?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日前,中國國內自媒體盛傳一張帖子,據說是陳志武教授演講的PPT,內容是:中國現在正重回「戰備驅動型經濟模式」。這種經濟模式的特點是什麼?有兩個重點:一是軍工、卡脖子科技、糧食安全(退林還耕)、供銷社、大食堂、低端消費等,成為投資和發展的重點。二是與如下一些方面說再見,包括:高端消費、大城市戰略、個人致富……等等。

在當前地緣政治陰雲密佈的背景下,「戰備驅動型經濟模式」的提法的確很吸引人的注意力。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中國要打仗了嗎?戰備的核心目標就是備戰,如果中國的經濟發展轉向以戰備為目標,那麼就意味着中國正在進行現實的備戰。

戰爭,對於中國來說已經是一種很遙遠的記憶。自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中國基本上處於長期和平之中。與鄰國的軍事衝突,主要有1962年的中印邊境衝突,1969年的珍寶島衝突,以及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在1961至1975年的援越抗美中,中國只是隱蔽參與,不是直接與美國作戰的主體。在上述過程中,中國雖然未發生大規模戰爭,但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仍長期處於備戰狀態,「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備戰備荒」,以及大規模的「三線建設」,都是中國經濟積極備戰的行動。

饒河鎮,珍寶島大門。(資料圖片)

在那個歷史階段,中國一方面經歷了「大躍進」、三年大饑荒,以及後來的十年「文革」內亂;另一方面,中國又在同時與美蘇兩霸鬥爭的過程中搞戰備經濟。在1949年以後的三十年裏,數億中國人經歷了很不容易的生存與發展挑戰,歷經坎坷,最終才找到了改革開放的正確道路,將中國導入到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要的正確軌道上來。

如果我們沒有忘記歷史,在一代年長的中國人的腦海中,「戰備經濟」絕對不是一種令人愉快的記憶,它有着極為沉重的歷史內涵。除了人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匱乏,「戰備經濟」還代表國家處於一種潛在的動盪環境之中,無法向人民提供一種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可以認為,「戰備經濟」就是一種非正常狀態的經濟,它絕對不是一種在政策上應該主動選擇的經濟形態。

從常規性的國防角度看,任何一國都會針對包括戰爭在內的國防需求進行相關準備。但是,一個國家不應該主動將國家經濟帶入「戰備經濟」。如果有人主動將「戰備」視為驅動經濟發展的一種動力,希望靠着「戰備」去發財、去尋找投資機會,這是一種極為錯誤的、畸形的公共政策選擇。

放開疫情防控政策之後,中國經濟備受各方關注。(資料圖片)

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十多年,中國一直處於穩定的和平發展環境中,藉助全球化時期和平發展的紅利,中國發展為全球經濟規模第二大的經濟體。從區域經濟發展來看,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是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中國經濟最大的兩個引擎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都位於東南沿海地區。想象一下,如果在東南沿海方向爆發戰爭,將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可以想象,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重要的經濟成就,中國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群,都將因為戰爭而遭到巨大的破壞。

而為了減少戰爭的巨大破壞,提前以「備戰」的方式來發展「戰備經濟」,會怎麼樣?結果也很明顯,中國將會再度重複數十年之前所經歷的「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中國將重現大規模的「三線建設」,將沿海地區的工廠、企業搬遷到中西部內陸地區。這是我們所期望的發展模式嗎?不要以為這種情況離我們太遠。不久前曾有網絡傳聞稱,中芯國際和大疆無人機準備將總部分別從上海和深圳遷到西安地區。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網友對這個傳聞拍手叫好,認為這是提前規避戰爭的明智之舉,中國還可將更多高價值工廠遷到內地。

缺乏歷史感的人,才會對這種傳聞拍手叫好。雖然中國不能在絕對避免戰爭上打保票,但是在未來的世界博弈中避免戰爭,應該成為一個最最重要的執政目標。正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巨輪,是航向冰山出沒的危險冰海,還是航向相對安全的海洋,這並不是一種完全被動的選擇,而是存在許多主動選擇的可能性。引導巨輪避開危險的海區,這是船長最重要的責任。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不贊同「戰備驅動型經濟模式」,並不意味着畏戰、怕戰,而是說戰爭絕不能成為國家的優先戰略選擇。實際上,在當今時代,如果大國之間陷入戰爭狀態,那將是一場驚天浩劫,哪裏還談得上「戰備經濟」?正在進行的烏克蘭戰爭已經提供了血淋淋的教訓。在地緣政治面前,經濟學家們不要過分天真。

本文經安邦智庫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