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長假文旅熱潮對中國經濟意味着什麼?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剛剛過去的中秋和國慶節長假,成為公共議題的話題不少,包括但不限於:諾貝爾文學獎和和平獎落定、美國共和黨議員、議長麥卡錫被罷免、許家印涉罪被抓、河南南陽迷笛音樂節變音樂「劫」、上海4歲女童走失南匯海灘、張藝謀的《堅如磐石》……

在眾多話題中,最能引起中國民眾共鳴的,則是長假中各處的「人山人海」。這樣的景象,放在疫情前已經是長假期間的常態,所以錯峰出行也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但經過三年疫情期間動輒的「靜默」、「非必要不外出」,這樣的景象再次出現則多了一些之於中國經濟的風向標意味。

先來看官方公布的一組數據。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中國國內旅遊出遊人數8.26億人次,按年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534.3億元,按年增長129.5%,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

相隔五年的國慶煙花匯演10月1日晚上9時再次舉行,在下午6時前,尖沙咀文化中心的觀賞區已逼爆,不少人下3時已到來霸個觀賞靚位。(江麗盈攝)

此外,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邊檢機關共查驗出入境人員1181.8萬人次,日均147.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9倍,是2019年同期的85.1%。其中,入境587萬人次,出境594.8萬人次。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49.5萬架(艘、列、輛)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4倍。10月2日,出入境人員突破167萬人次,為節假日期間單日最高。另據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日零時,2023國慶檔電影總票房超27.3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6479萬,總場次超352萬場。

在國際社會瀰漫「中國崩潰論」的大背景下,國慶長假的文旅熱潮的確讓中國「扳回一局」,至少這樣的景象,強過新華社此前對於「中國崩潰論」的駁斥與反擊。《人民日報》「今日談」7日發文《文旅熱潮折射經濟動能澎湃》即表示,文旅市場熱度攀升的背後,是持續釋放的消費動能、不斷提振的市場信心。「假日消費是觀察經濟的一扇窗口。中秋國慶假期的文旅熱潮,正是中國經濟動能澎湃的註腳。」

透過國慶長假文旅消費數據來管窺中國經濟,自然是一個路徑,但是否可以就此得出結論,中國經濟已經「曙光在望」,恐怕還為時過早。台灣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在《從中國雙節連假看經濟景氣》一文中寫道,「假期經濟消費活動不僅顯現出社會大眾的實際消費能力,甚至還能從消費結構與相關活動參與狀況,解讀出民間消費者對於未來經濟前景之信心高低。不過,此種假期經濟活動畢竟不是經常性之經濟推力,嚴格來說,效力將難以完全顛覆經濟活動架構之基本盤,只能適切地顯現經濟景氣與消費信心之消息面。」

2023年內地國慶檔電影票房數據統計。(燈塔專業版)

此外,張競亦表示,「中國大陸目前經濟實力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發展前景更會影響多個不同貿易活動,所有與中國大陸產製商品具有聯動關係之供應網絡,都會是北京經濟景氣榮枯之生命共同體。」「各方對於中國大陸未來經濟發展前景保持高度關注,其實不僅限於經濟層面,更由此推論北京對外政策與戰略決心。」換言之,中國經濟未來走向如何,不僅取決於經濟本身,也與政治維度的對外政策和戰略決心密切相關。這也是曾任全國政協委員的劉夢熊之文《問題在經濟 根子在政治》的論述邏輯所在。

也因此,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著名耶魯金融學者陳志武的「中國經濟轉向戰備驅動模式」才會引發關注。在陳志武看來,經濟模式從原來的「民生驅動型」轉向「備戰驅動型」,意味着經濟發展更多強調為戰爭做準備,而不是為改善民生做準備。且在這樣的經濟模式下,「卡脖子」科技、糧食安全、供銷社、大食堂及低端消費是投資和發展重點,同時要告別高端消費、「大城市」戰略及個人致富。

不管陳志武此論是一家之言還是反映了客觀實際,但至少也說明了一個淺顯道理,國慶長假文旅消費熱潮只是中國經濟很淺層的表徵之一,人們預期不穩、信心不足的關鍵還在於對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國際接軌持續擴大開放」之類共識的動搖。這樣的消極局面,恐怕不是國慶長假的「人山人海」所能挽回的,而是需要官方在頂層設計上持續發力。

就像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的,「2019年到現在,我們和國際甚至和社會的接觸都減少」,「我們一定要在每一個環節上充分地考慮和國際的交流」,「空談信心是不存在的……關鍵我們做什麼?我們的調研報告出來能不能形成一個大家有共識的東西?一個可執行的東西?」姚明談的是中國男籃的問題,但又何嘗不是對更大範圍狀況和問題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