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直擊︱福州台北航班爆滿 兩岸融合潤物無聲進行式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北京於9月12日發布《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又稱「閩台融合21條」,簡稱《意見》),以中台辦與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力道,將福建打造為對台「融合促統」的對口省份。《意見》出台後,台灣方面正反聲音都有,批評者認為福建並非台人登陸首選,支持者則認為兩岸交流有助於台灣發展。

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指出,該份《意見》「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支持一個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規格之高,是很少見的。」目前閩方對於相對配套政策雖然還在研擬,但福建究竟能在北京「融合促統」的大政方針中,對台灣發揮多大的吸引力,或許外界有所過於低估。

2023年9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中新社)

兩岸婚姻家庭佔比不容小覷

可以看到,在港澳「一國兩制」的實踐過程中,深圳對口香港、珠海對口澳門,並在整體布局中形成「大灣區」的建設,港澳便以如此姿態走進了「全國一盤棋」之中。同樣的,福建對口台灣,甚至具體到廈門對口金門、福州對口馬祖,背後也體現了北京對於「統一後」建設的擘劃藍圖與思路。

在該《意見》中,打造「福州─馬祖」與「廈門─金門」兩個「同城生活圈」,是備受矚目的亮點。《香港01》駐台首席記者於10月19日晚間從台北松山機場搭機前往福州,直擊目前兩岸關係的民間温度。

由於疫情停航三年,福州─台北航線於5月22日正式復航,由廈門航空雙向運營,每周執行六班往返航班,除周五外,其餘每日各一班往返,採波音737-800客機。《香港01》記者在台北松山機場廈航值機櫃台前觀察多日,飛往福州的航機幾乎班班客滿,除了商務、探親往來的大陸人士外,乘客多半屬於兩岸婚姻家庭。

台北松山機場前往福州航班值機櫃台前旅客大排長龍。(張鈞凱攝)

在福州─台北航班恢復以前,要從台灣前往福州,必須先搭機至廈門,再從廈門轉搭動車組前往福州,約需耗時半天時間。如今通過雙向直航,福州─台北航程大約一個半小時左右,大幅縮小了往來交通所需時程。

據了解,截至2023年8月,兩岸婚姻家庭總數超過40萬個,其中福建省約佔三分之一。福建省家庭服務業協會還為此專門設立了「兩岸家庭專業委員會」,作為《意見》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一環。在此之前的6月中旬,第11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在廈門鼓浪嶼舉行,同樣代表了福建省在兩岸婚姻家庭中扮演了重要的地緣角色。

福州所承載的閩台歷史連結

除了兩岸婚姻家庭之外,福州亦積極拓展對台宗教、歷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整合工作。《香港01》記者走訪了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在大批遊客的腳步之外,巷弄中隨處可見充滿兩岸淵源的景點或機構。例如「嚴復故居」的布展中,特別強調了嚴復孫女嚴倬雲乃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原董事長辜振甫之妻,見證「汪(道涵)辜(振甫)會談」如此兩岸關係史上重大事件。

又如「福州台灣會館」於2018年復建之後,完整復原了清末專供台灣士子到省城參加鄉試,進京參加會試時的棲身之所,內容展示了台灣士子取得科舉功名之路外,也有台灣知識分子趕考時聯名上書反對「馬關割台」的歷史一頁。此外,被譽為「台灣近代化第一人」的清朝巡台欽差大臣沈葆楨,建設台灣之經緯及其故居,均在「三坊七巷」之中完整保留與呈現。

「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戰後台灣一代學生求學時熟讀黃花崗起義烈士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位於「三坊七巷」的林覺民故居,則展示了林覺民「為天下人謀永福」的氣節情懷,以及與妻子之間真摯的家國之情,對於台灣遊客訴諸了歷史記憶召喚。

「三坊七巷」之中還有一處特別的台灣展點,即2020年11月18日掛牌成立的「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時任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出席了掛牌儀式。大門映入眼簾的,乃習近平2019年1月2日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致詞,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一段期許:「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

該研究院「旨在發揮福建獨特對台歷史文化淵源,充分挖掘閩台歷史文化共性,着力打造兩岸文化交流與研究、閩台文物交流與展示的重要窗口和兩岸智庫開放合作平台。」常設展覽包括鄭成功復台史,而近期特展則為台灣佛教文化展,今(2023)年2月逝世的佛光山星雲法師,相關弘法思想與書法作品,都能在研究院內看到。

2013年8月3日,福州三坊七巷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授牌,正式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張鈞凱攝)

「武統」之外日常和平鑲嵌

早在2013年8月,國台辦授牌福州三坊七巷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十年之後,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再出台《意見》,既要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還要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三坊七巷這個福州的標誌性文化遺產,已在對台默默發出其歷史文化之聲。

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就這樣縮影在了福州與台灣人民的碌碌波波之中。在傳媒的各種政治報道中,台海情勢危急、兵兇戰危;但在兩岸往來的行程中,聽到的不是兵戎相向,而是日常生活。兩岸社會與人民之間的彼此鑲嵌程度,遠遠超過了西方世界的「台灣有事」煙硝味,更遠遠超過了台灣內部極端民粹的「喊打喊殺」嘶吼聲。

隨着兩岸民間的緊密連結,無論是婚姻、親族、求學、工作創業,或是經濟歷史文化,「融合發展」便如此潤物無聲地進行着。統一進程裏的「和平」契機,也就藴藏在每一個往來兩岸的身影之上。縱然軍事上擦槍走火與政治上大國博弈的風險依舊節節高升,但「和統」也同樣不曾間斷地呼喚着台灣做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