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內最後一次雙十演說 起火的世界與退回原點的蔡英文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2023年10月10日,東北季風過境台灣,一個秋風蕭瑟的上午,蔡英文發表了其任內最後一次雙十演說,充滿着告別的味道。她在演說中細數了執政以來的各項「政績」,在兩岸關係上從「互不隸屬」退縮到了「維持現狀」,並延續了去(2022)年的基調「把更好的台灣獻給世界」,換個說法包裝為「讓世界因台灣而更好」,營造出「台美日友好」的「喜慶」氛圍,掩蓋了這個正在起火的世界,少不了已然兵兇戰危的台海情勢。

與去年雙十演說相比,今年蔡英文並未把「國防」單獨列為一段,強調「強化全民的防衛意識」,看似放軟基調,着重於其內政成績單。然而,在首段就出現「潛艦台造」的「海鯤軍艦」,其潛台詞就打破了這樣的「歲月靜好」幻想。在「台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的口中,潛艦部署重點任務是將解放軍限制在第一島鏈內,無法進入太平洋包圍台灣。

「第一島鏈」,這個充滿冷戰思維,美國圍堵紅色力量擴張的陳舊用詞,搭載在「海鯤軍艦」的身上,躍上了蔡英文雙十演說的首要段落。換言之,在蔡英文的思維裏,其最看重的執政的「成績單」,莫過於打造出了宣稱能夠防堵解放軍進出「第一島鏈」的「海鯤軍艦」。然而,這項「成績」,並不是屬於「台灣」,而是屬於「美國的台灣」,從過去的「不沉航母」,到今天的「軍事刺蝟」,這正正是美國賦予蔡英文口中「中華民國立足台灣74年來」最大的任務。

9月28日蔡英文主持「潛艦國造原型艦命名暨下水典禮」。(台灣總統府)

蔡英文將今次雙十演說主題訂為「自信沉穩、國家前進,讓世界因台灣而更好」。這或許是蔡英文卸任前給自己的評語,或者是給自己的歷史定位,但台灣人民的感受,恐怕是位居總統府、高高在上的蔡英文,有着天與地的差別。台灣社會所自我期許的「小確幸」,其實是因為來自於方方面面的恐懼與憂慮正在蔓延,小至在家裏打一顆雞蛋,都要擔心打開後會不會是黑的、綠的、臭的;大至在年輕人對未來仍在茫然摸索時,都要擔心會不會隨時被徵召「奔向戰場」。「小確幸」,自然成為唯一可以說服自己「自信沉穩、國家前進」的麻醉藥。

2021年蔡英文的雙十演說,也是以其「自信」的態度,脱口而出兩岸「互不隸屬」,為當年底的「四大公投」案逆風的民進黨注入了興奮劑,也為早已跌落谷底的兩岸關係投下震撼彈。北京定調,「互不隸屬」就是「兩國論」。半年多以後,乘風訪台的時任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譯裴洛西),為台灣送上了一份大禮──解放軍「圍台」軍演,「海峽中線」正式消失。

今年的蔡英文,不再提「互不隸屬」,而是久違地講出了「維持現狀」,她說:「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的關鍵之鑰」。這段表態就像「台獨工作者」賴清德改口說的「和平保台」,北京還會再相信台灣執政者沒有「九二共識」的「和平」承諾嗎?

蔡英文(中)、賴清德(右)與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左)出席2023年雙十慶典。(台灣總統府)

答案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北京不會因台灣政治人物任何的話術,而停下其統一台灣「自信沉穩、國家前進」的進程。我們也知道,在美國大選季同樣來臨的當下,「維持現狀」正是拜登(Joe Biden)政府希望台灣「不出亂子」的指令,如同一位台灣堂堂副總統「過境美國」,美方傳出要求「低調再低調」

民進黨政府希望展現出來的「台灣主體性」,無不是建立在對美國的「附庸性」之上。其實去計較蔡英文雙十演說出現了幾次「中華民國」、「台灣」或「中華民國台灣」已無任何意義,就像她屢屢高喊的「民主」,宣稱要「向全世界證明台灣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全世界」不過只是「美國」的代名詞。蔡英文執政將近八年,台灣確確實實扮演了美國在東亞的忠實守門員,她當然可以自豪又自傲地在被北京早早打下「未完成的答卷」之後,向美國繳交一份「光榮」的成績單。

可是,對於台灣而言,「世界」到底是什麼?「世界」不該是一個抽象又虛空的代名詞,我們可以看到,世界格局因中美博弈起到了極大的轉變,進行式的俄烏衝突以及巴以衝突,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爆發,而是歷史恩怨積累下來的結果。「民主」這個意識形態話語,聽起來動聽無比,但卻解釋不了任何事情,它無法告訴台灣人民,在俄烏衝突之前有北約多次東擴;它也無法告訴台灣人民,在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之前,加沙(Gaza,又譯加薩)走廊的悲劇已持續多年。起火的世界的一切,背後都有美國主導的影子。

2023年4月6日,蔡英文與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談,並與跨黨派議員進行雙邊領袖會議。(台灣總統府)

當世界正在巨變,當台海何去何從到了緊要關頭之時,蔡英文的腳步反而往回走,倒退到了2010年。13年前,風華正盛的蔡英文,與氣勢走下坡的馬英九,就《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展開辯論,蔡英文主張「從世界走向中國」,而馬英九主張「從中國走向世界」。以2014年「太陽花」運動為起點,「從世界走向中國」的蔡英文時代正式開啟,這條路線實踐至今,只剩下了「唯美是從」這個最高宗旨。

在起火的世界裏,台灣其實更有展現主體性的價值與機會。蔡英文說的沒錯,「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但她沒說的是,走向和平不只有一條途徑,烏克蘭已證明「備戰才能避戰」只是政客的催眠魔咒,眼睛只看華府卻不直面北京,更抽空了兩岸的內在歷史脈絡,和平難道真會自動從天下掉下來?

蔡英文任後最後一次雙十演說的「自信滿滿」,有點像走在帝國衰落之路的美國,用着僅存的志得意滿,放眼已然滿目瘡痍的世界,分不清自己的放火者還是滅火者,在渾渾噩噩之中擁抱自我親手種下的因與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