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經濟學界激辯民營經濟:31條只需這一條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連日來,圍繞「常州企業家被約談後跳樓自證清白」的話題引發輿論討論。經過一輪輿情發酵,常州市官方給出回應,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正在組織有關部門依法開展調查」。不過民眾層面的疑惑並沒有消除,尤其當個案引發的「寒蟬效應」壓倒宏觀政策,民營企業家的信心究竟從何而來?更進一步,如若民營經濟預期不穩、信心不足,提振中國經濟的動力又在哪裏?

在第十四屆財新峰會「中國經濟:潛力與活力」單元,來自不同領域的官員和學者對中國經濟把脈,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與會人士都或多或少談及了民營經濟的問題,其中既有期望,亦有擔憂。

第十四屆財新峰會「中國經濟:潛力與活力」單元。(香港01)

率先發言的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李兆前直言,「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的活力和潛力主要在民企,但是近幾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的民營企業家的預期不穩、信心不足」。

該怎麼辦?李兆前談了四個方面:一是做好民營經濟理論的持續創新,「明確回答民營經濟、民營資本、民營企業家存在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長期性等一系列問題。」二是分析形勢要準確,「近幾年國家統計局和有關部門都定期發布有關經濟數據,給各界人士分析經濟形勢提供了基礎……可惜大多數企業家都聽不到,只能從媒體上獲取有關訊息。」三是法治環境要更優,「只有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民營企業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予以切實的法律保障,才能形成穩定的社會預期,增強企業家在中國發展的信心。要從立法、執法、司法入手,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益,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四是設計政治要有良好預期,「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惠及民營經濟的政策,但是還有企業反映政策獲得感不強……我們期待着這些文件和措施能夠儘快落到實處,讓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的紅利。」

在問答環節,李兆前還特別提到了法治環境問題。「總書記講過從制度和法治上把國企和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實下來,這個不平等既體現在法治環境、經濟政策上,也體現在很多領導幹部的思想觀念當中,好多是隱性的,看不見的。」「要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最大限度減少偵查辦案對正常辦公和合法生產經營的影響。」「對於確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的錯案冤案堅決予以糾正,這樣的案例要及時向社會公布,避免因為個別案件處置不當加劇民營企業家群體的不安全感。」

常州市華立液壓潤滑裝置有限公司董事長承勇跳樓身亡。(網絡圖片)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在談到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問題時,也談及了當地方財政壓力增大可能對企業造成的影響,「當地方財政比較壓力大的時候可能對企業的欠債會比較多,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在財政壓力之下地方政府的一些動作變形,使得企業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如果我們不能夠解決好地方財政的問題,可能我們的經濟發展還是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地方現在面臨着極大的困難,可能光靠地方來解決就可能出現剛才說的那種動作變形的問題或者欠企業債不還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就應該由中央政府把這些因為不可控和不可預期的因素所造成的財政壓力給它接下來。」

第十四屆全國政策提案委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則將當前影響市場主體信心的深層重大問題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要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輿論環境,除了要把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31條認真落實到位之外,還要深入研究近年來屢屢出現針對民營經濟不正確言論,民營經濟發展容易受到各種雜音干擾的深層原因,進一步夯實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思想和理論基礎。二是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和發展方向,提高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可預期性,減少對經濟活動的行政干預,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更好的作用。三是積極推進全方位、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尤其要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係,着力改善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外部環境。

習近平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走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決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能走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視覺中國)

在問答環節,張軍擴還提到了落實問題,「現在民營企業面臨這些問題都不是什麼面兒上的,都是隱性的,過去說的玻璃門、彈簧門。核心的問題是我們怎麼能夠讓中央的文件提出的公平的要求能夠切實執行。我覺得現在確實已經發了很多文件,關鍵問題是你要搞出一些細則來,或者一種機制,讓民營企業能夠提出這種訴求,能夠得到解決。」

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胡祖六則首先回應了盛行於海外經濟學界的「中國經濟日本化」的觀點,「2023年的中國是否如同1991年的日本?我認為的確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中國經濟日本化的風險概率還是比較低,中國應該不會簡單的重蹈日本的覆轍,日本經濟曾經失落的20年也不見得必然在中國就會發生。」在胡祖六看來,「與其擔心中國經濟日本化,我們更要擔心的是中國經濟拉美化,或者菲律賓化,不知不覺,不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破局?「給民營經濟鬆綁或推進市場化結構性改革,既是決定中國能否避免日本失落20年的關鍵,更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胡祖六亦發出呼籲,「我想特別呼籲,必須調整近年來不斷趨緊趨嚴的監管態勢,要給市場和民營經濟鬆綁,重啟幾乎已經陷入停頓的體制改革,為市場重新注入強大的創新和創意的活力。」

在問答環節,胡祖六將31條歸結為一條,那就是法治與公平。具體來說,「31條很中肯,萬變不離其宗,如果真的有比較好的環境的話,是不需要31條,應該一條就夠了,就是法治跟公平,按照憲法給民營經濟和私人財產的保護能夠落實,真正對民營企業公平的待遇,不需要呵護,不需要鼓勵,不需要扶持,只要公平對待民營經濟大家就心安了,心定了,信心一定會逐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