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辦小歷史學者培訓計劃 中學生體驗整麵塑技藝、社區考古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為加強學生對歷史科研習的能力,多個民間團體如「教育倡行」和香港史學會,聯同教大文學及文化學系,舉辦首屆「小小歷史學者培訓計劃」,讓參與的中學生到社區實地考察、參與麵塑體驗工作坊等,了解香港不同歷史和文化,並透過專題研習及海報設計總結學習成果。

參與計劃的學生參與大聖劈掛門功夫承傳的真人圖書館系列活動。(計劃籌委會提供)

第一屆「小小歷史學者培訓計劃」於今年3月舉行,有16間協作學校,共37位中學生參加。學生在一眾導師帶領下,在半年間完成多項歷史專題培訓,包括非遺麵塑體驗工作坊、保良局歷史博物館的一手史料研習工作坊、九龍城區實地考察和考古工作坊、大聖劈掛門功夫承傳的真人圖書館系列活動。學生透過專題研習及海報設計總結學習歷程,研習成果剛於上月在教大圖書館展出,展覽為期兩周。

有參與計劃的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生黃坤輝表示,計劃令他明白由獲得史料研究,到製作專題的方法,期望將來在高中選修歷史科。天主教培聖中學的學生鄧韻姿最深刻是非遺麵塑體驗工作坊,她指雖然麵塑製作技巧困難,但能夠跟隨師傳一步一步完成,讓她特別有滿足感。

歷史學者區志堅帶領學生到九龍城區實地考察。(計劃籌委會提供)
保良局歷史博物館一手史料研習工作坊。(計劃籌委會提供)

下屆計劃九月開放申請 加入大灣區考察

西九共融服務中心主席林家輝及教大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姜鍾赫點評學生成果時,均肯定各所學校學生研習成果,形容學生作品不單具有深度,而且可以深入承傳本地歷史文化。林家輝以自己籌辦中樂團的經驗,勉勵同學要化學習為具體實踐行動,積極推廣歷史文化。

負責計劃的籌委會指,第二屆培訓計劃將於九月開放申請,目標有約60位學生、約20至30間學校參加,屆時會加入到大灣區佛山考察體驗的環節。

計劃的研習成果於上月在教大圖書館展出,教大文學及文化學系署理系主任馮志弘(圖右)主禮展覽開幕典禮。(計劃籌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