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呂」行助燃學習心 親歷體驗助成長

撰文:凌雯靜
出版:更新:

疫情已過,學生們逐漸恢復正常校園生活,一所位於天水圍的中學於上月舉辦了一系列精彩活動,其中包括升級活動——「一日限定『呂』行團3.0」。這次活動不僅包含社會共融和文化傳承元素,還加入了「生死教育」、「社區探訪」、「職場體驗」以及「海岸保育」的活動元素,讓學生深入反思生涯規劃、社區需要、環境保育,從而建立正確價值觀。(內容由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提供)

全方位活動主任張家成老師(左三)及活動統籌顏兆鈞先生(左一)與學生合照留念。(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提供)

隨著疫情後社會邁向全面復常,學生終於可以重返校園生活。「聞之我也野,視之我也饒,行之我也明」。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彭家強校長指出要疫情對學生的影響太大,令學生失去了很多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必須盡力彌補學生因疫情對學習的影響,使他們重燃學習之心,製造不同平台予學生,讓他們親自體驗、實踐,獲得真正的明悟和成長。本校隨即舉辦一系列學習活動,旨在豐富學生學習經驗,培養他們的社會關懷和責任感。

彭校長又指出「一日限定『呂』行團3.0」,同時是本校60周年校慶的重要活動之一。這次「3.0」的活動中,由全方位學習組主任張家成老師帶領,活動統籌顏兆鈞先生設計與規劃,活動既有社會共融和文化傳承的元素,也加插「生死教育」、「社區探訪」、「職場體驗」以及「海岸保育」的活動元素,比上學年更彰顯了本校對「全人教育」的重視。

生死教育——生命價值 死亡意義

本校特別安排生死教育的內容,讓學生深入思考生命的課題,讓他們更加感激父母的照顧,以及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中四級黃同學表示:「這個生死教育的活動中,最深刻的是模擬躺在棺材內的環節,躺在棺材的那一刻不單感受到死亡所帶來的恐懼,亦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好像是提醒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對生命存著敬畏之心。」死亡對中學生來說看似是很遙遠的事情,但我們卻不知道身邊的摯親或自己會在何時離開,形成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趁現在好好珍惜一切,讓自己無悔。

社區探訪——遊歷社區 關懷社區

本校與本地機構合作,組織劏房戶探訪活動,讓學生走進深水埗區,了解劏房戶的生活環境及困境,並給予關懷。中三級文同學表示:「難以想像租戶每天設法糊口養家之餘,還要面對昂貴的租金、濫徵的水電煤費用,以及日益增加的生活費用,仍只能如螻蟻般在喘不過氣的小熱鍋中活着。」雖然本校的學生的社經地位不高,但不知道原來香港仍有約30萬人處於貧窮線下生活,疫情對他們而言更是百上加斤。當社會氣氛欠佳之時,本校希望本校學生藉着機會為受訪者帶來暖意,渡過寒冬。

職場體驗——規劃人生 成就未來

本校又與本地機構合作,安排咖啡店工作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咖啡店的日常運作和服務工作,提高學生的工作技能,使他們增加對各行各業的了解,有助提早規劃職業生涯。中五級賴同學表示:「我最深刻的是泡咖啡環節,原來泡一杯咖啡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兼顧的事情很多,例如:注意水溫、咖啡豆烘焙的時間、打奶泡,以及拉花技巧等等。」本校除了注重學生的學業外,還積極培養學生的不同技能,協助他們裝備自己,好讓他們於畢業後易於投入社會工作。

海岸保育——尊重生命 公民責任

彭校長更身體力行,親自帶領中六級學生參與下白泥海岸保育活動,一同清潔海岸,履行公民責任,亦為大自然出一分力。彭校長表示:「這類活動不僅讓同學們感受到保育環境的重要性,還加深了對大自然的敬愛之情。」本校創校60周年,自1992年起遷校舍至天水圍天瑞邨,有責任推動周邊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活動。通過舉辦活動,擴大對區內的影響力,形成更大的正向社會效應。

是次整個活動的舉辦,透過「聞」、「視」及「行」讓本校學生獲得寶貴的體驗學習經驗,學生成長支援統籌助理校長林嘉威老師更表示日後活動將更深入、聚焦課程相關的設計,除聯同不同科組進行跨科組的協作外,更會加入內地及境外實地研學的發展,配合校情需要,延伸及啟發他們對社會、中國及世界各地的關懷和責任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並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樑。適校慶逢年份,活動圓滿結束;彭校長亦期望「4.0」的活動能更上一層樓,為本校學生帶來更難忘的學習體驗。

+7

(內容由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提供)

若學校有意於校園天地刊登文章,歡迎聯絡香港01代表黃先生:

電郵:education@hk01.com(標題註明 『校園天地投稿』)

WhatsApp或電話聯絡:3582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