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健康|天氣變冷變濕 身體就開始疼痛?4招遠離「天氣痛」

撰文:康健雜誌
出版:更新:

天氣一變就頭痛、肩頸痠、膝蓋痛,多年前明明好的的舊傷,氣候一變又開始隱隱作痛,心情跟着莫名的低落。每當氣溫驟降,又濕又冷、季節交替天氣時節,很多人易發生「天氣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

你的身體也是氣象台嗎?將進入冷冷冬天,天氣造影響身體痠痛有那些?如何有效預防?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康峻宏指出,台灣因天氣濕冷引發疼痛前五名分為是:退化性脊椎關節炎、肌肉筋膜痛、纖維肌痛症、風濕性關節炎及肌腱炎等疾病。

這類疼痛雖然不會要人命,但痛起來卻讓人坐立難安, 如何遠離「天氣痛」?專家提出四大關鍵法寶。

天氣變凍、變濕時,身體最易感到不適:(按圖了解)

+12

1.出門穿戴保暖

出門一定穿戴保暖衣物、圍巾、手套,康峻宏指出,以隔絕濕度、溫度的直接影響可影響肌肉關節的疼痛症狀,不讓寒風吹進體內。

2.在家控好溫濕度

在家時將溫度與濕度調到舒適的狀態,康峻宏建議,室內溫度約在19~24℃,濕度控制在40%~60%。

生理學家研究發現,恆定的室溫對健康有重要的意義。20℃左右的室溫最讓人舒服,這個溫度有利於身體散發多餘的熱量,如果室溫超過25℃,人體就開始從外界吸收熱量,會有熱的感覺。當溫度在8℃至18℃時,人體會向外散熱;當睡眠溫度在18℃以下,也不容易進入深睡眠。

濕度則保持在40%~60%,若超出此範圍,許多灰塵、黴菌、塵蟎細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引發呼吸系統疾病肌肉疼痛症狀。

3.正確適當運動

《天氣痛》作者佐滕純建議,緩解天氣痛得靠提升自律神經能力,以緩慢與持續長時間運動最好。建議運動首選是健走,只要比平常走路步伐再快一點即可,即可令全身血液循環通暢,自動神經也會恢復正常穩定,還能鍛鍊肌肉。第二個推薦的運動是游泳,佐滕純認為可提升新陳代謝及調節自律神經。第三,建議多做伸展運動。

每天做四種伸展運動,「一次只要10分鐘,不論健走或游泳,以打造自己的抗痛體質,」佐滕純強調。

物理治療師陳至潔提醒,運動因每個人狀況不一,若原本已有疼痛的病患或對身體狀況有疑慮的民眾,運動前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由專業人員根據個人狀況,提供適合的運動處方。

正確運動可緩解症狀,尤其冬天運動可讓身體熱起來,正確的運動不僅改善疼痛,也有助於緩解睡眠、情緒等問題。康峻宏指出,即使冬天不適合太早出門運動,依然可在家做正確適當的運動,運動因病患不同而異,最好每周做120~150分鐘 ,若無法做到,每天做3~10分鐘也都好。低衝擊性運動一般人都可做,如走路、伸展運動、皮拉提斯等就是屬於低衝擊性運動。

對於肌肉筋膜疼痛患者,物理治療師陳至潔認為,宜保暖熱敷、避免久坐。他指出,因長時間久坐或維持同一姿勢,久而久之脊椎與關節、肌肉與筋膜可能出現問題,可藉由適度伸展放鬆筋膜、增加關節活動度,尤其柔軟有彈性的肌肉,才能保護身體。

台灣君蔚皮拉提斯會館物理治療師賴庭筠以五招彈力帶居家運動,可減緩進入冬季後天氣痛的情況。包括,脊椎伸展、髖部外旋、捲腹抖抖、肩部上抬、頸部後推等運動。

相關文章:冬天泡腳|溫度、時間、水量有學問 加鹽、醋添效果 3種人不宜

+19

4.熱敷、泡溫泉、藥浴有助緩解疼痛

溫和熱敷、泡溫泉有助於有效緩解疼痛症狀,中藥更有用於疏通經絡的藥浴,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促進新陳代謝,有助疏通經絡、去風濕。

根據北醫附院調查,約有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包括:退化性脊椎關節炎、肌肉筋膜痛、纖維肌痛症、風濕性關節炎、肌腱炎等疾病,讓人越冷痛得越厲害,其中又以退化性脊椎關節炎居多。

為何天氣冷肌肉關節疼痛多?

為何又濕又冷的天氣,容易導肌肉關節疼痛?康峻宏解釋,當氣溫下降或是氣壓改變,可能使得血管收縮,週邊血液循環較差,交感神經較興奮,軟組織特性也可能改變,有研究甚至顯示,長期暴露於冷濕狀態,關節軟組織會產生類似發炎反應,導致疼痛症狀惡化,這也是為甚麼又濕又冷天氣致使肌肉緊繃,使得身體筋骨筋膜疼痛,使關節炎發作的原因。

不僅在台灣,在日本每四個人就有一人罹患天氣痛,而且女性多於男性。日本疼痛中心醫師佐滕純指出,一旦天氣發生變化,氣壓、溫度、濕度有高低差異時,大腦就會感受壓力,進而剌激自律神經使其亢奮失調,造成身體原有的慢性病如關節痠痛、偏頭痛、氣喘、心臟病等惡化。

不論台、日都相同,要防止天氣痛,特別是進入冬季寒天氣,在外做好保暖工作、在家控制溫濕度、時時按壓穴道、熱敷、泡溫泉、藥浴,以及做適當運動,讓今年冬天疼痛不上身。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新冠肺炎|確診數字仍高企 銀髮族別鬆懈 蛋、魚9類多吃助抗疫

+22

胃氣脹|伴隨5大徵狀 小心是大病!或與卵巢癌、胰臟癌9疾病有關

+10
+23

【大寒】養生進補保暖4大原則  食療湯水健脾防禦風寒👇👇👇

+6

延伸閱讀:

寒流來襲!驟降溫到8度 這些族群要注意

想對抗天氣痛?先提升適應冷熱天的能力

【本文獲「康健雜誌」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