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分析】多維:誤判「外部勢力」無助解決問題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震動香港的反修例事件引發的一系列遊行、示威、衝突。《多維新聞》指出,這是香港社會內部,香港與北京,經濟與民生,一國與兩制一系列結構性矛盾又一次全面爆發。

《多維新聞》稱,因為衝突發生的原因並未得到解決,各方情緒還在,北京中央政府的態度還不太明朗,預料該事件還將持續發酵。港府、警察、建制、泛民、激進青年、普通市民乃至來自北京各方力量在香江彼此糾纏、對撞,其中有一股力量,即不可忽視,又不能錯估誤判,那就是一直在衝突中大吃陸港雙方「豆腐」的外部勢力。

《多維新聞》稱,相比5年前的「佔中」,此次「反修例」遊行中,來自香港之外的「外部力量」已經不再隱身幕後,而是毫不掩飾的開始在香港問題上站隊,發聲,甚至直接參與其中。自今年3月到5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主席與副主席分別會見了香港民主派,並表達觀點,認為修訂條例「威脅香港的法治」。與此同時,多個西方國家,包括歐盟等,以及臨近香港的臺灣,都對於此次事件表示出高度關注。

港府硬推《逃犯條例》修訂引起反彈,本周三大批市民在金鐘一帶抗議,最後演變成警民衝突。(資料圖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6月11日回應稱,美方對修例發表不負責任的錯誤言論,對香港事務不停說三道四,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如《環球時報》、《大公報》等媒體,也發表類似觀點。

《多維新聞》稱,外國勢力肯定對此有深度參與,香港的民主派就不要避諱這個問題,無論是香港在歷史上的殖民地地位,當下的國際港現實,港島自由開放的族群融合以及今天中國所處的外部局勢,都註定有不止一股的外部力量,更準確說是來自西方的外部力量,深度參與到了此次事件中,外部力量的影響絕對不能低估。

《多維新聞》指,同時因為香港的殖民地文化在「九七」回歸之後沒有完全根除,國家認同也未能建立,使得內部仍然有一批港人,特別是一些政治幼稚病患者,總是以西方文化在香港最後的「火種」自居,希望甚至配合外部力量如英美可以介入香港事務,大有一種「簞食壺漿,以迎英美」的姿態。在北京,這些人被稱為「帶路黨」,是一個帶有高度政治貶義的群體,但是在香港卻是另一種認知。

6月13日,反《逃犯條例》,不少市民參與罷工和罷課的行動,於金鐘政府總部外留守並最終爆發了衝突,最終變成流血事件。(資料圖片)

不過,《多維新聞》說,將今天香港的衝突事件一股腦「塞給」外部力量,也是一種相當輕率的觀點,是對香港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對香港社會大眾情緒不了解的表現。

《多維新聞》認為,「外部力量」再如何介入,也只是在「順水推舟」,或者是在煽風點火。今天香港社會的情緒,以及這場衝突,他們是主導不了的,認為僅憑這些外部力量就能在香港掀起一場騷亂,也實在是太高看他們了。

《多維新聞》認為,導致這場衝突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港人對經濟民生的不滿,直接原因是對港府修例方式方法的不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對內地的制度和司法缺乏信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在互相衝突。低估「外部勢力」,會看不到事情的全部,但是高估「外部勢力」,會忽視掉這些更嚴重的問題。

《多維新聞》表示,僅認識到外部力量已經進入香港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清楚外部力量為什麼能夠進入香港、又是在什麼樣的土壤上作用於香港。

《多維新聞》表示,如果將外部力量進入香港,深入反修例遊行示威用「順水推舟」作比,「反修例」整個事件是那艘「小舟」,「外部力量」是推著舟的「那只手」,要弄清楚,不應該是「舟」或者「手」,而是為什麼會有「水」?人心似水,民意如水,為什麼香港會在回歸20年後,出現這種情況?不弄清這些情況,不解決「水」的根本問題,以後類似的衝突,可能還會在「外部力量」的介入下繼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