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觀察】蔡英文二度「問鼎」 幾家歡樂幾家愁

撰文:孫飛
出版:更新:

2020年1月11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以歷屆民選總統最高票817萬票,當選連任新一屆台灣總統。這場發生在中國台灣的選舉,演繹出一番人間的「悲喜劇」。

香港01台灣大選專頁

https://taiwan2020.hk01.com/

太平洋兩側的狂喜與盛怒

蔡英文在當晚發表的勝選宣言稱,「我們一起守住了這一塊自由的土地,我們一起守住了這一個民主的堡壘。」

蔡英文在當晚發表的勝選宣言稱,「我們一起守住了這一塊自由的土地,我們一起守住了這一個民主的堡壘。」(洪嘉徽攝)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R. Pompeo)很快發去的致賀也有意強調了台灣的「民主」稱,「美國祝賀蔡英文博士在台灣的總統選舉中當選連任。我們還祝賀台灣再次展示了其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力量,這種民主制度,加上自由市場經濟和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使台灣成為印太地區的一個典範,並且是世界一股良善的力量。」

中共中央台辦及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當天接受採訪時則提出「兩個堅持」和「三個堅決」:「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導完整,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堅決增進台灣同胞利益福祉。

發生在台灣的這場選舉,已然在太平洋兩側的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同時引起了回響,但兩國政界和媒體領域反應迥異,好像這兩個國家剛剛進行過一次各有勝負的選戰一般。兩國官方態度還相對克制,媒體的言語更是溢於言表。

「台灣選民周六投票選舉蔡英文連任總統,這是對中國大陸不斷上升的威權主義作出的猛烈譴責。蔡英文在北京想把台灣置於其控制之下的不斷努力面前,發誓要維護台灣主權。」「這場勝利為蔡英文非同凡響的逆轉劃上了完美的句號。」《紐約時報》文章〈蔡英文高票連任,台灣選民對北京說不〉似乎對台灣選舉結果甚感欣慰,給予了戰友般的極大頌揚。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11日舉行投票,得票第二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於晚間承認敗選,這意味着得票第一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新華社這則70字快訊《蔡英文當選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韓國瑜承認敗選》,與一般新聞報道句式很不相同,卻被認為字字珠璣,意藴豐富,暗含了不滿、無奈、憤怒、鎮定等等諸多情緒。

約3個小時後,新華社發出評論《莫道浮雲終敝日——台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把多個選舉相關方批判了一番。例如指蔡英文「狂投數千億元新台幣進行政策買票」,「豢養『網軍』散佈假信息」,「煽動敵視大陸,製造『綠色恐怖』」,又指藍營(國民黨)內耗自損,更批美國不斷加大打「台灣牌」力度,表示「這場台灣地區內部選舉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暗黑力量的操控。」

《環球時報》的評論〈莫張狂應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座右銘〉在分析選舉原因時與新華社上述文章達成很多共識,此外還發現了這場選舉裏的一些「亮點」稱,「但韓流的崛起是真實的,台灣民眾要求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想看到兩岸尖鋭對立的願望是真實的」,「台灣社會已經形成『不能獨』的集體意識和情商」。

這兩篇文章不約而同地提及了香港問題在此次台灣選舉過程中的意外影響。即使《紐約時報》也不否認這一點,不過其敘述方式明顯不同,其文稱,「蔡英文的勝利凸顯了她的競選活動如何成功地利用了選民對中國的意圖越來越警惕的心理。香港已持續數月的抗議活動也為蔡英文的競選活動增加了勢頭,香港人一直在抗議北京侵犯這片半自治中國領土上的自由。」

東亞國際關係學者、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林泉忠在接受《明報》採訪時亦認為最大關鍵是「香港因素」。他解釋稱,香港局勢令台灣人產生對「一國兩制」的恐懼感,提高台灣人保存兩代人努力的自由、人權、民主等核心價值的意義,去年反修例風波發生後,蔡英文各方面民調都領先韓國瑜。

不論如何,台灣這場總統選舉已經塵埃落定,更值得關注的則是這一結果會如何影響未來歷史的走向。

一萬年太久,台灣只爭朝夕

在民進黨歡呼勝利的同時,台灣政壇其他黨派則是各有悲歡。身兼高雄市長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承認敗選並說回歸高雄打拼,備受指責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宣布請辭。國民黨黨員邱毅當晚的一番表態或許代表了很多國民黨人的心境,他在微博發出4個總結,「一是台灣已經沒有了是非黑白,再談公平正義的只是傻瓜的行徑而已」,「二是台灣已經沒有討論『兩岸統一』的空間」,「三是台灣已經進入一個日趨下流的媚俗社會」,「四是台灣不僅是雙重標準,而且是沒有標準」。他對第四點解釋稱,「蔡英文多少弊案被揭露出來,有許多甚至是鐵證如山,但他是『辣台妹』、『台獨女皇』,所以什麼都傷不了她分毫。」

邱毅最後又說,「所以台灣政治已經不能碰了,台灣未來的前途,就由蔡英文帶着廢青走向衰亡吧。我奮鬥了一生,已經累了、倦了、乏了,不能再力挽狂瀾了,還是安安靜靜地養老終老吧!」

與1月11日台灣總統選舉同時進行的,還有台灣立委委員選舉,民進黨也獲得了巨大勝利,在總計113席立法委員席次裏獨佔61席。早在1月7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就作出了後來被證實的預估稱,民進黨沒有過半也會很接近,因為民進黨區域立委應該會選得很好,若民進黨當選(指國會席次過半),「我看還有苦日子」,苦日子再過4年。

在這次立委選舉中,柯文哲新組建的「民眾黨」一舉拿下11.2%近159萬張政黨選票,5位黨員晉身立委,成為台灣第三大黨。這也推高了柯文哲2014年參選台灣總統形勢,無需完成總統被提名人聯署。

邱毅所說的「蔡英文帶着廢青走向衰亡」與柯文哲所謂「台灣再過4年苦日子」的預計,會應驗嗎?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認為,勝選的蔡英文在接下來的任期內,兩岸關係將繼續處於冷對抗狀態,「因為蔡英文沒有連任壓力了,副手賴清德又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民進黨當局積極配合美國,在太平洋兩岸選邊站,進一步加大與大陸對抗力度。」他還表示,已獲通過的「國安五法」及「反滲透法」,在蔡英文接下來的任期內會被貫徹實施,「這些來惡法已經為兩岸之間豎起一道新的鐵幕」。《環球時報》文章也有類似的分析稱,「蔡英文連任將增加台海局勢的不確定性。這有可能形成對蔡英文和民進黨走激進路線的鼓舞,使他們在政治上更加有恃無恐,從而加劇在兩岸問題上的極端思維。」

該報總編輯胡錫進還在台灣選舉出爐當天於個人微博上分析了「武統」台灣的可能性稱,「美國做不到讓它獨立,中國做不到將它(以和平的方式)迅速統一。」「為反『台獨』而開戰,中國社會做好了準備,《反分裂國家法》就是這方面的里程碑。為了統一立即開戰,中國社會還沒做好準備,但未來不排除。」次日他又提出優先選擇武統在戰略上的兩個確定性:一是「解放軍在第一島鏈附近形成壓倒性優勢,或者我們能夠很容易地給前來干預的美軍造成不可承受的代價」,二是「中美經濟實力對比形勢逆轉,中國的市場規模和綜合經濟競爭力超過美國,使得美國在與中國發生嚴重軍事衝突的時候無力對中國開始全面經濟制裁,也無力聯合西方力量在經濟上圍堵中國」。

在台灣統一的問題上,中國大陸方面不僅不避諱自己的「崛起」和「硬實力」,而且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這一點。例如新華社和《環球時報》上述評論都提到了台灣海峽兩岸實力的此消彼漲。新華社表示「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一場選舉而改變,兩岸實力對比日益懸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環球時報》則稱「無論台海局勢中有多少不確定性,一個最大的確定性是:『陸強台弱』的趨勢將持續下去,大陸綜合實力變得越來越強不可阻擋,台灣實力與大陸的差距只會一天天繼續拉大。美國在台海局勢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從長期看也必將是逐漸削弱的。」

可見,此次台灣總統選舉或許令中國大陸方面感到些許不快,但其基於長遠的視角,仍然抱持自信和樂觀態度。美國的心態與其可能恰恰相反。而對台灣而言,「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蔡英文未來4年任期剛剛開啟,她是當下的最大贏家。當然,這也是那些投票給蔡英文可能過半的台灣人的歡喜時刻。至於那些近半沒有選擇蔡英文的台灣人,只有等4年之後再投出自己手中的那一張選票來爭取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