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科書之亂】抗戰史縮水 檢討「盟軍空襲的戰爭責任」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台灣政府於2014年發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課程總綱》,正式開啟了「十二年國教」。但自2019年度秋季學期正式實施《108課綱》以來,無論是編書的出版社或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均指新教材在編纂時的急就章、倉促上路,堪稱「教科書之亂」。

另一方面,隨著台灣歷經政治民主化、教育改革、政黨輪替與近年興起的「轉型正義」風潮,台灣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共有南一、龍騰、泰宇、翰林、三民等5個版本)對於抗日戰爭的描述篇幅多寡不一,許多國軍將士浴血奮戰的戰役,在新版教科書中已經很難再看到。

台灣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各家版本描述中國抗日戰爭的篇幅不一。下方為龍騰、翰林版課本。(許陳品/多維新聞)

內容多授課時數少 抗戰史註定只能簡單帶過

在2018年10月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108課綱)裏,對於中國對日抗戰的部分,放在了主題「現代化的歷程」,項目為「b. 戰爭與和平」,條目則是「歷-Ib-V-1東亞地區人民在二十世紀重大戰爭中的經歷」。課綱對此的說明為:

這個項目探討的重點在東亞國家追求現代化的歷程中,為何經常試圖透過戰爭達成政治的大一統?戰爭是促成或阻礙了國家的現代化?建議可留意以下問題: 1.由人民的角度出發,擇例討論中國、日本、台灣、東亞其他國家人民在二十世紀重大戰爭的經歷,進而反思人類如何避免戰爭,追求和平。
台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然而問題來了,首先《108課綱》建議《東亞地區人民在二十世紀重大戰爭中的經歷》加上《西方文化傳入東亞的影響》、《東亞國家對西方帝國主義的回應》、《民間社會與現代化的激盪》、《共產主義在東亞的發展歷程及對局勢的影響》、《區域合作與經貿統合的追求》等總計6個條目,要在10節課(每節課50分鐘)左右授課完畢,平均要讓高中生在80餘分鐘內學好完整的抗戰歷史,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於是就產生了講述史實必須有所取捨的窘境。

抗戰史重要史事遺漏

其次,由於課綱只稱該部份講述「二十世紀重大戰爭的經歷」,並未特別指明要專門教授抗戰史,故在現行5個版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對抗戰全面爆發前的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滿洲國成立、「華北自治運動」,抗戰期間日本扶植成立的汪精衛政權、在東北的731部隊與「細菌戰」,以及國民政府大肆宣傳的台兒莊大捷、武漢會戰、崑崙關戰役、徵緬遠征軍等史事,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省略。

以泰宇版為例,不但將上述史事全部省去,該章節開頭就是1937年盧溝橋事件後「中日戰爭爆發」,完全沒有日本逐步侵華的背景交代,就連抗戰初期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大規模會戰─武漢會戰,也僅以一張配圖《進犯武漢的日軍炮兵》草草帶過。況且,讓中共由「逼蔣抗日」轉變到「擁蔣抗日」,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重要史事─「西安事變」,竟放在後面章節《東亞共產政權的發展與影響》才講述,完全無法體現乃是由於日本步步進逼,而後才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以及忽略國府領導的國軍在正面戰場的浴血奮戰,遑論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戰場之積極貢獻。

「花園口決堤」在台新版歷史教科書中詳細講述。(資料圖片)

強調「花園口決堤」是傷害人民的作為

除了部份史事闕而弗錄,在龍騰、泰宇、翰林版中,為形容戰爭中人民的苦難,還增加了發生於1938年6月的「花園口決堤」。翰林版稱:「國軍為防止日軍南下武漢,在河南花園口將黃河決提,以造成氾濫區,阻敵前進,人民因此受災」。龍騰版說:「國民政府為阻止日軍沿黃河西進而自行炸燬堤防,史稱『花園口決堤』,不僅造成黃河下游近百萬人死於決提後的洪水氾濫,也引發數百萬人的逃亡潮」。泰宇版則是用單獨段落、百餘字,對此着墨最多:「戰爭所造成的傷害不一定由侵略國造成,有時抵抗國為追求最後的勝利,往往會採取一些戰略手段以達目的。當時中國為阻滯日軍從北方南下武漢地區,在民國27年(1938年)6月下令炸燬黃河花園口堤防,因堤防決口造成近90萬人民的死亡,同時也造成人民經濟財產的龐大損失」。

「花園口決堤」是為阻止日軍進攻不得以而為之,其動機與理由與日軍侵略南轅北轍,將其置於日軍無情屠戮中國人民的段落後,不僅容易混淆兩者的性質,恐難使學生建立對抗日戰爭正確的史觀。而中國大陸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就完全沒提及此史事,應是避免價值觀的混淆。

盟軍轟炸之後的台灣彰化。(網絡圖片)

課本中的「空襲記憶」 責任屬誰?

近年台灣坊間論述二次大戰時,總是會提及台灣在戰爭後期受到美軍空襲一事(如台北大空襲、高雄大空襲),並以此主題製作為桌游。不過,各家出版社的課本對此議題的關注度落差頗大,例如三民版隻字未提;翰林版僅稱:「台灣在戰時,做為日本南進的基地,同樣力行『皇民化』運動,除了搜刮米、糖外,戰爭後期並遭受美軍的廣泛轟炸」。泰宇版敘述的較平實:「戰爭後期台灣民眾感受比較深的是跑空襲,盟軍雖然沒有直接登陸台灣,但作為日本殖民地與前進基地,在遭遇盟軍反攻時,無可避免受到盟軍轟炸,而轟炸較為嚴重的當屬高雄」。

南一版則是以《戰爭下的民眾創傷》為題來描述「空襲轟炸」:「戰爭後期,美國同樣以空襲來破壞日本生產力及打擊士氣,但波及眾多民眾。……當時為日本領土的台灣也遭美軍密集空襲,生產事業幾乎停擺,人民生活受到嚴重干擾」。龍騰版亦未在課本正文敘述台灣在戰時受到空襲,但卻以課文下方以表格《二次大戰遭轟炸的東亞城市》呈現台北與重慶、香港、呂宋島、倫敦、東京、廣島、長崎等地遭轟炸,寫出了空襲期間、轟炸方與大約傷亡人數,其中台北是1945年5月遭襲,由盟軍進行轟炸,傷亡約1.3萬人,此外,更有專欄提問:「空襲的戰略目標為摧毀敵方工廠、交通路線、原料生產與儲藏設施,破壞後勤補給,以結束敵方作戰能力,但是上表的死傷人數中,卻都有相當比例是『平民百姓』。請思考這樣的空襲是否合乎理性?是否合乎正義?而對這樣的戰爭傷害,誰又應該負責任?

龍騰版在此以「平民傷亡甚多」為由,去檢討盟軍空襲台灣是否具備理性與行為的正當性,卻與該節最後的段落「戰爭責任」相互矛盾。在「戰爭責任」段落中,已說明了「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戰勝國對戰爭責任進行追究,首先是對戰犯的審判」,並稱「被迫捲入戰爭的國家如朝鮮、中國等,戰後都要求日本政府公開道歉。其他戰爭之下的受害者,……也都持續在戰後向日本提出訴訟,要求補償或賠償」。

既然是審判戰犯、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賠償,那戰爭責任主體相當清楚,就是發動侵略戰爭的始作俑者─日本帝國,這也是造成東亞地區廣大人民傷亡的主要原因,盟軍用來阻止、擊敗侵略者的軍事行動(包括空襲)又怎會缺乏正當性?反過來說,若是盟軍的軍事行動缺乏正當性,那豈不是意味着日軍的侵華戰爭、乃至於構築「大東亞共榮圈」擁有正當性?龍騰版的這個提問段落,實有邏輯上前後矛盾、於理不合的現象。

基於《108課綱》將其主題鎖定在「東亞人群的移動與交流」, 台灣現行歷史教科書的抗戰史的論述,除了延續過去大篇幅介紹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的種種經歷,亦增加東亞地區(朝鮮、越南、菲律賓、緬甸、泰國、馬來半島、馬六甲)民眾在戰爭中的感受與苦難,這也是從前教科書甚少提及的部份。這種注意到了在同樣的一段時間裏,不同地區遭遇戰火時卻有着相當類似的集體記憶,塑造了東亞的二戰「共時性」(Synchronicity),有助於開闊學生的歷史關懷視野。不過,在授課時數有限與升大學壓力的前提下,增加了廣度、卻反映了深度的不足,教師要如何在上課補充更完整的抗戰史,避免學生對此一知半解,也是台灣歷史教育更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