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反思廣州非洲人爭議 不可忽視的國民現代化問題

撰文:江流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當中國人在這次疫情中所展現出的強烈自律意識與集體意識被奉為戰勝疫情的國民優勢時,廣州非洲人受歧視爭議也暴露出中國國內存在的狹隘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的傾向。儘管這種思潮是疫情特殊時期刺激下的抬頭,卻也不能忽略,這正是中共在此次疫情中需要小心的。

4月初當中國國內疫情得到穩定控制之後,接連有非洲籍入境人員被確診。與此同時,不時有非洲籍人員在中國不接受當地隔離檢測等防疫措施,甚至有片段傳出一位尼日利亞籍患者不配合治療並將護士打傷。

在眾多的聲音中,當時有自媒體發文稱廣州越秀區「有30萬非洲籍感染」,大量非洲籍人員造成疫情爆發,「造成廣州社區封閉」,傳言一度造成社會恐慌,也將在粵非洲籍群體推向輿論漩渦。有人在網絡上發聲 「請政府給百姓一個交代」,呼籲廣州政府針對性地展開專項行動大力整治非法滯留在廣州的黑人。

中國社會輿論對非洲在華人士的敵意暴露了部份國民性格的狹隘、極端、不健康。(資料圖片)

該現象不僅在中國國內引發討論,在粵非洲籍群體與當地防疫政策產生的摩擦在西方傳媒的鏡頭下得到放大,一度上升為國際間輿論問題乃至驚動外交系統。

坦誠說,關於中國是否存在針對非洲人的「防疫歧視」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傳媒炒作出來的話題,但中國國內有沒有針對非洲籍的「歧視」情緒,這其實無需遮掩,必須實事求是地講是有的,而且這種情緒由來已久,此次疫情不過是一個刺激,將這種情緒集中引爆。

2019年1月,微博曾廣泛流傳一則廣東佛山電視台的片段,顯示當地黑人從擾亂公共秩序,到非法務工、打劫、小偷小摸,各種問題令當地人反感。電視台還在當地隨機採訪他們對周圍非洲籍群體的印象,其中一位女士表示,黑人經常聚集在一起大聲喧譁,還隨地方便。一位男士指出,自己惹不起黑人。

公開報道顯示,在距離佛山不遠的廣東省會廣州,黑人常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長久以來,廣州黑人會在言語上過度騷擾女性、他們聚居地衛生情況惡劣,一些非法滯留者給當地的城市管理和治安造成困擾。因此,當地居民乃至中國國內都有出現以集聚在廣州的黑人為代表對非洲籍群體抱有偏見乃至敵意。這其中有中非語言差異、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隔膜,但也裹挾着非洲人本身的種族、財富、犯罪率、信用等較為普遍的群體性特徵。

排外情緒、民粹不止在中國,在美國,在英國,在俄羅斯等等國家都是一個突出的國民問題。該如何成熟地看待廣州非洲籍黑人的存在,這是一個涉及中國外交、對外開發、社會管理和國民心態調整的複雜問題,而終歸也是中國是否在成為一個大國的同時,形成健康的現代化社會土壤的問題。

廣州黑人事件暴露出中國國民現代化的問題。(資料圖片)

從歷史的角度,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是1840年以後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主題。這期間中國對器物的變革到制度的改良、更換及至道路的選擇,都是對中國現代化的追求。至今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對第五個現代化的闡述,現代化在中國已經進入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層面。此次的疫情,讓中共認識到中國急需加強第五個現代化的進程,這其中當然有官僚體系的問題,體制機制的問題,但廣州黑人事件同樣應該納入這種反思,這是中國國民現代化的問題。

國民不夠現代化,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既有歷史形成的民族性格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境遇的問題。在中國社會近現代歷史上的社會轉型中,國民的現代性改造始終是一個問題;民國初創,我們要挖掘的是自己的封建女性和小農思想,於是有魯迅的雜文在其中冷峻地剖析國民劣根性,才有所謂思想啟蒙運動。今天,中國雖然走出了積貧積弱的歷史時期,但是國民性格的塑造卻仍然是滯後的,從1980年代到當下,國民科學、民主、博愛、文明素養提升了嗎,符合一個大國國民的要求了嗎,這一直是一個問題。但可以明確的是,動輒被喚醒的排外主義傾向、盲目的崇洋媚外主義,絕不是一個健康的現代國民心態。

國民現代化與否直接關乎這個國家的現代性,尤其是人們所關注的根植於這個土壤之上的政治現代性。當然,反過來說,中國的官僚腐敗、不僅是官員問題,也是整個社會文化以及政治生態所致。

因此,民眾的現代化正是第五個現代化的土壤,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更要認識到增進土壤現代化的重要性。近年由於國際形勢變動,在全球孤立主義回潮的背景下,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伴隨一些爭議事件民粹傾向冒頭。廣州黑人事件僅是一個警示,隨着疫情的消退以及輿論的降温,這種情緒或許不會再集中爆發,但是這仍然值得警惕,中國國民心態的自信才是中國邁入現代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