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市先後取消民族加分 內地少數民族高考政策情況如何?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今年9月,安徽省決定,2022年起高考取消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等加分項,而江西、遼寧、天津、福建等省市亦先後宣布類似新政策。
內地少數民族加分由來已久,涉及面廣泛,包括中考、高考、考研等重大考試。其初衷在於彌補招生制度的缺陷。不過,近年來,屢有學生、家長以及學者指加分制度存在不公平等問題,呼籲取消相關政策。
少數民族加分政策來龍去脈究竟如何?現狀怎樣?《香港01》以此文為您進行梳理。

內地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對少數民族考生、歸僑、華僑子女和烈士子女等考生,提供「優先錄取」或高考加分等的特殊優惠政策。其中,為補償教育水平相對落後的地區、為保障少數民族學生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而實行的高考民族加分政策。少數民族考生一般可獲加分5至20分。

今年7月9日,西藏拉薩阿里河北完全中學高三學生考完民族語言文字藏語文考試後,圓滿告捷該校迎戰的首個高考。圖為高考考生走出考點。(中新社)

以北京為例,北京教育考試院今年發布的《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照顧對像審核辦法》就規定:「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就讀的少數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檔案,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在與漢族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而對於內地大部分省、市、區總分為750分的高考而言,往往高考成績相差1分,排名就相差幾百甚至上千名,更有考生或因1分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以高考大省山東為例,根據山東公佈的《山東2019年高考一分一段表》,該省在2019年高考中,文科考生總分考取561分及以上者共13464人,考取560分及以上者共13936人。換言之,僅僅1分之差,名次就可以相差近500名。在這種情況下,15至20分的高考加分,對原本教育條件較差或漢語水平有限的少數民族考生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幫助。

不過,隨著內地當局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以及教育的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逐步脫貧,少數民族學生接受的教育水準逐步提升,使用漢語能力大為增強。另一方面,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的學生,亦可專門參加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類的考試。以2020年為例,本年度全國共有新疆、內蒙古、西藏三個自治區,以及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青海、四川等6省共9個省區市在高考安排少數民族語言類的考試。

今年7月8日,中央電視台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考試進行報導。(央視截圖)

在此種情況之下,接受了完整教育,能夠熟練使用漢語,且經濟條件和周邊漢族學生相近的少數民族學生依然可以獲得加分,就引起了部分民眾不滿。以2018年貴州省高考為例,該省全省當年高考加分人數佔考生總人數的45%,即有近半數考生、逾18萬人可加分,而其中逾16萬人獲加20分、2萬幾人獲加10分。但獲得加分的少數民族考生,尤其是於城市生活者,與同期參加高考的漢族同學相比,無論教育水準還是漢語水平,卻未必有很大差異。據稱,貴州省2018年高考狀元還險些因另一名少數民族考生獲加分而與北大無緣。

在本次五省市取消高考少數民族加分政策的新聞下,就有網民評論就表示「給少數民族加分,其實就是在給漢族減分」;亦有評論指「同飲長江水,自是華夏人。大家就拼個人的努力,憑實力去過獨木橋」;還有家長聲稱:「貴州只要是少數民族身份都加分,有的地方加10分、有的地方加20分,而每年由漢族改成少數民族的18歲以下的學生成風……總之亂象叢生。」

實際上,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高考可以獲得加分而修改民族的案例確有發生。例如2009年重慶高考狀元就被揭,其親屬將其戶口登記的「民族」從漢族改為土家族,以獲得加分。

今年7月,吉林延邊朝鮮族家長連夜做「打糕」,起早或連夜貼到學校門前設置的「題名榜」上,寓意孩子可以打高分,祝福孩子金榜題名。 ​(延邊發布)

「少(數)民(族)高考加分」話題屢屢在網上掀起討論,此問題也已經引起當局注意,部分省份也開始調整政策。

今年9月,安徽省率先宣布調整高考加分政策,從2022年起,取消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加分項。方案表示,2020年和2021年符合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條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五分,但僅限於本省省屬高校招生。

江西省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公佈少數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實行三年過渡期,2020年到2022年過渡期內加五分不變,從2023年起開始不再加分。

另外,多個省市亦都先後宣布類似新政,其中遼寧將於2026年取消少數民族加分、天津將於2023年起取消少數民族加分、福建將於2026年起取消少數民族加分等。

今年10月,有數十名漢族家長貴州省教育廳外抗議,反對少數民族高考加分,要求高考公平。(微博@習五一)

隨著政策的推出,確實有不少學生和家長認為,高考變得更加公平。不過,少數民族人口佔約36%的貴州省,有漢族家長批評,改革動作太慢。實際上今年10月,在貴州還有部分家長到省教育廳表達訴求,反對給少數民族學生高考加分。

內地學者習五一上周六(7日)在微博發出《為了孩子的高考公平,貴州家長再次去向貴州省教育廳表達訴求》的貼文,並留言指「反對超國民待遇」、「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