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癮長者年花70萬 內地盲盒潮流大解構 連新華社都要狠批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內地近年掀起盲盒熱潮,各式各樣的盲盒湧現,包括服裝盲盒、玩具盲盒、美妝盲盒等,消費者打開包裝後才會知道盒內物件的真實模樣,概念類似香港常見的「扭蛋」。
內地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是盲盒市場的巨頭,月中更在港上市,不過官媒新華社日前撰文批評「盲盒熱」,泡泡瑪特的股價今日(28日)低開逾1成,報77.15元,挫10.49%。
究竟內地的盲盒有甚麼特色和吸引之處?為什麼會吸引到那麼多人「入坑」?本文將為大家一一解構。

盲盒產品有何魔力?點圖放大看看↓↓↓

+2

新華社的文章指,一個盲盒的售價在49元到79元(人民幣,下同)不等,也有上百元的。跟蹤玩具市場動向的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內地盲盒市場市值已超過25億元,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5.6%,可見盲盒在內地已掀起潮流。

綜合內媒早前報道,以玩具盲盒為例,這些玩具可能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也可能是由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角色,例如內地在盲盒中頗有人氣的索尼天使(Sonny Angel)、樂高小人等。除了一套裏的固定角色,有的盲盒還會配帶隱藏款,而且隱藏款出現的機率不盡相同,如泡泡瑪特出品的一套Molly系列盲盒通常有12個常規造型,加上1個隱藏款造型,隱藏款抽中的概率約為1/144。

泡泡瑪特推出的盲盒大受歡迎(點圖放大):

有的款式出現機率更低,例如Molly的西遊金色特別款,出現機率僅為1/720。許多玩家為了抽到隱藏款,就會不斷地買買買。而在熱愛盲盒的圈子內,最瘋狂的行為叫做「端箱」,指的是盲盒的狂熱愛好者會一次過花費幾千元,獎原箱盲盒往家搬,目的是為了確保「抽」到隱藏款。

新華社去年報道指,有一對夫婦4個月就花了20萬在盲盒上;還有比年輕人更瘋狂的60歲玩家,一年要花70萬。

除了抽到隱藏款可以帶來心理滿足之外,炒賣隱藏款也是吸引人們投入盲盒熱潮的原因。一個隱藏款在「閒魚」(內地知名二手交易平台網站)被炒到天價,可謂司空見慣。據閑魚2019年年中公布官方數據,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閒置盲盒數量較1年前增長320%,最搶手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點圖放大):

+6

博物館推出考古盲盒 玩家化身考古學家挖掘文物

盲盒熱潮橫掃內地各個領域,連博物館也推出盲盒產品。河南博物院早前就推出一款文創產品,將盲盒概念與文物結合,把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鑑、銀牌等「微縮文物」藏入土中。消費者只要用「洛陽鏟」層層挖土,再慢慢掃去浮塵,神秘的「文物」就會慢慢呈現全貌,猶如化身考古學家,親身參與及了解考古挖掘過程。

這款考古盲盒價格由70元至90元不等,買家有機會挖到「十二生肖獸首印章」、「大將軍虎符」、「武則天金簡」、「杜嶺方鼎」等寶物。若然運氣較差,就只能收穫一盒來自洛陽北邙的土壤。據早前河南博物院線上商店數據顯示,考古盲盒5天的線上銷售額超過50萬元。

網民拍片「發掘」考古盲盒過程(點圖放大):

+2

新華社:「盲盒熱」帶來上癮和賭博心理

新華社27日發表的評論文章稱,盲盒這種隨機化的體驗讓不少年輕人感到新鮮刺激,選擇「入坑」。盲盒不但是個經濟現象,也反映當下中國年輕人,尤其是「95後」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根據天貓去年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盲盒已超過潮鞋和電競成為「95後」熱度最高的愛好之一,過去一年在國內知名電商平台上,約20萬消費者在盲盒花費超過2萬元人民幣。

文章引述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英國關注手機「抽蛋」問題

無獨有偶,在不少手機遊戲中,玩家可以在遊戲介面內支付現金來獲取隨機的虛擬遊戲物品或服務(稱為抽蛋或轉蛋),概念與盲盒相近,這已經引起國外關注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的精神健康主任Claire Murdoch早前在研究報告中,聲稱抽蛋會導致兒童沉迷賭博。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