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年內加速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東北擬取消生育限制成焦點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國家衛健委周四(18日)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關於解決東北地區人口減少問題的建議》時指出,代表在建議中提出「國家率先在東北地區全面放開人口生育限制」很有參考價值,又鼓勵東北地區立足本地實際進行探索,提出實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試點方案。
事件引起輿論關注,內地社會學專家陸杰華認為,中國正處在生育政策調整完善的重要節點,衛健委的答覆是重要的訊號。但他強調,研究顯示鼓勵生育比控制生育更難,若民眾不響應,可能需要以發放生育津貼等一系列策推動。

東北地區人口持續減少。(VCG)

為什麼是東北?

2019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中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其中東北三省的生育率極低。2019年東北三省的出生人口中,黑龍江21.49萬,吉林16.32萬,遼寧28.07萬,共計65.88萬;而東北三省總人口1.08億人,相當於出生率只有6.1‰。

另據長期研究人口與生育問題的專家何亞福指出,東北三省的人口均已進入負增長。遼寧省2019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80‰;吉林省2019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85‰;黑龍江省2019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1‰。

近幾年東北三省的常住人口也一直在減少。從2014年至2019年,黑龍江省人口減少了81.7萬,吉林省人口減少了61.65萬,遼寧省人口減少了39.7萬。

另一方面,東北三省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養老保險基金已經收不抵支。2018年中央出台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各省統一上繳一定比例的養老金,這些養老金再通過下撥的方式轉移到各地方。而東北三省連續數年都躋身中央調劑金的最受益地區。

財政部發布的2020年中央調劑基金年度預算顯示,2020年中央調劑金達到739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遼寧省淨收益近556億元,黑龍江淨收益近486億元,吉林淨收益約145億元。東北三省的淨受益達到1186億元,佔總受益省份金額的六成多。

「單獨兩孩」和「全面二孩」先後於2013年和2016年實施。(VCG)

專家:東北試點有示範作用但實際意義不大

據悉,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並提出「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同時也提到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國人口學學會副會長陸杰華認為,東北三省的人口轉向正增長的難度非常大。「如果在東北地區試點全面放開生育,對減緩人口下降趨勢不能說沒有效果,能夠起到一定的全國示範作用,但實際意義不大。」

中國自1970年代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阻止人口急速增長。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計劃生育的負面效應也逐漸顯現。因社會老齡化等問題日趨嚴重,生育政策也隨之調整。「單獨兩孩」和「全面二孩」先後於2013年12月28日和2016年1月1日起實施。

據陸杰華預估,下一次政策調整最可能的選項有兩個,一個是「放開三孩」,另一個就是「全面放開」。他指出,全國兩會還有大約兩周就要召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4月起也將陸續公布。國家衛健委在此時對這一建議作出答覆,是一個很重要的訊號。

+3

全國出生人口連年下降

資料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連續三年下降。其中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

2020年全國出生人口數據尚未公布,但今年2月8日公安部網站發布的《2020年全國姓名報告》提到,截至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並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1003.5萬,比2019年減少了175.5萬人。

陸杰華指出,與新生兒數量同步減少的是育齡婦女的數量。「20歲到39歲是婦女生育高峰年齡,目前育齡人群的隊列規模和比重都在下降,全國範圍內生育政策的限制應該盡早放開。2000年以後出生的育齡人口更少,一旦錯過眼前這批育齡人群的生育高峰,生育率想要恢復就更難了。」

至於全面放開生育限制能否逆轉生育率下降的趨勢,陸杰華認為效果未必如預期。「如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可能就需要採取其他的政策。根據我們的研究,鼓勵生育比控制生育更難。政府鼓勵,老百姓不響應怎麼辦?可能就要涉及到發放生育津貼、減少稅收、家庭養老,還有推遲退休年齡等一系列相關政策。」

中國已走出人口紅利期

工業和信息化部前部長苗圩去年11月出席公開場合時表示,由於出生率下滑,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出現極大變化。他當時引用數據稱,到2022年前後,中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並在此後10年內加速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苗圩更承認,近年來中國已經走出了人口紅利期,老齡化問題日益突顯,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人口就業等一系列問題值得高度重視。

此外,中國社科院2019年發布的報告也指出,中國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14.42億的峰值,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負增長。據悉,勞動力轉為負增長對於中國經濟而言是一個重大的變數,不僅給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帶來結構性轉變,同時也對各種相關制度的改革提出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