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海鮮市場評估結果公佈 譚德塞指所有假設仍在考慮範圍

撰文:南希
出版:更新:

世界衞生組織(簡稱世衞組織)新冠病毒(SARS-CoV-2)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的外國專家團隊在2020年1月抵達武漢,與中國專家一起開展了為期四周的調查研究,並於3月30日公佈了初步研究報告。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在面向成員國代表的發佈會上表示,報告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需要通過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來找到答案,「在世衞組織看來,所有的假定仍然都在考慮範圍之內」。

據聯合國新聞網3月30日消息,譚德塞表示,報告「對現有數據進行了全面的回顧,認為在2019年12月,甚至更早的時候,出現了未被發現的病毒傳播。專家組表示,最初被發現的病例從2019年12月8日起出現症狀,但要了解最早的一批病例,科學家需要全面獲取至少從2019年9月開始的、包括生物學樣本在內的數據」。

獲取原始數據方面遇到困難

譚德塞表示,「在我與專家組的交談中,他們表達了在獲取原始數據方面所遇到的困難。我希望未來的合作研究中能夠包含更多及時和完整的數據共享。」

+2

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很可能在蝙蝠體內產生,隨後通過中間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但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找出具體的動物物種,也無法確認病毒最初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地點。

報告因此建議開展更多研究,以明確最早發現的人類病例和聚集性感染,並追蹤武漢市內和周邊地區市場上所銷售的動物,以便更好地釐清病毒潛在的動物宿主和中間宿主。

他説,「動物市場在病毒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仍不清楚。專家組確認了武漢華南市場內存在大範圍的新冠病毒污染,但卻無法確認這一污染的來源……報告建議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包括對武漢全市各市場內所銷售的動物和產品進行全面分析,尤其是與早期人類病例相關的產品……同時也需要對農民、供應商及其聯絡人進行訪談。」

譚德塞表示,「專家組也討論了病毒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的可能性。在這一點上,必須開展進一步的調查,以確認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在將病毒引入武漢和其他地區的市場的過程中所可能發揮的作用。」

報告中收錄的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商販所進行的訪談記錄顯示,市場內銷售的動物或動物製品包括梅花鹿、鼬獾、竹鼠,以及活體鱷魚等。

派額外工作組調查「實驗室洩漏」假說

報告表示,在最初發現的病例中,有大約28%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23%與武漢市內的其他市場有關聯,另有45%沒有市場暴露史。因此,「有關華南市場在疫情起源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病毒如何被引入市場,目前無法得出確定的結論。」

譚德塞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圖片)

譚德塞表示,「儘管專家組認定,實驗室泄漏是最不可能成立的假説,但針對這一點仍然需要開展更多的調查,可能需要派遣額外的工作組,並涉及相關領域的專門專家,我願意派遣這樣的工作組。」

譚德塞表示,「在世衞組織看來,所有的假定仍然都在考慮範圍之內」,世衞組織也將及時公佈下一步調查工作的進展,並歡迎各成員國對此提出建議。

據悉,2020年1月14日至2月10日,17名中方專家和17名外方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分為流行病學、分子溯源、動物與環境三個小組,在武漢開展了為期28天的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工作。

根據當日發佈的聯合研究報告,聯合專家組評估了關於病毒引入人類的四個路徑,認為新冠病毒「比較可能至非常可能」經中間宿主傳人,「可能至比較可能」直接傳人,「可能」通過冷鏈食品傳人,「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