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被中國海關系統「除名」致無法清關 立陶宛尋求與歐盟集體反制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立陶宛批准台灣以「台灣」名義在當地設立代表處,讓其與中國關係陷入僵局。據立陶宛新聞網站15min周五(3日)報道,中國海關已將立陶宛自電子作業系統移除,導致該國貨物無法清關。目前立陶宛政府正尋求與歐盟協調集體作出反制。

報道引述一名木材出口商指,中國的貿易夥伴無法為近日抵達上海的貨櫃清關,因自12月1日起,當地海關電腦系統內就不再有立陶宛這個國家,且其他港口也有同類問題。中方夥伴轉述海關說法指,只要貨物與立陶宛有關就會被拒收,實際案例也顯示,貨櫃可自德國或其他歐盟國家啟程,但只要有任何文件或「證據」顯示與立陶宛有關即無法進入中國港口。

立陶宛其中一個最大規模的木材貿易商Sprusas,以及立陶宛產業聯合會主席Vidmantas Janulevičius皆已證實有關資訊,後者還指出歐盟是政治共同體,未來難保不會有其他國家遇上類似情況,並預測中方對外可能將事件詮釋為「誤會」或「意外錯誤」,但暗中卻繼續製造麻煩,如同俄羅斯在阻礙中東歐國家減少依賴其石油、天然氣時慣用的兩面手法。

台駐立陶宛代表處早前正式掛牌運作,屬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代表處。(資料圖片)

立陶宛中國貿易協會(LCTA)執行長Rokas Radvilavičius向波羅的海通訊社(BNS)表示,中國官方尚沒正式發布禁止進口立陶宛貨物,不排除相關禁令屬「內部指示」。立陶宛外交部及經濟暨創新部亦都表示未接獲任何官方資訊,其中外交部稱已知悉清關或遭人為阻礙,當局將持續搜集資料,並已與歐盟聯繫,尋求集體反制;經濟暨創新部長Aušrinė Armonaitė則指將協助受影響企業取得必要的周轉資金、提高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擔保額。

目前中國已將雙邊關係降至代辦層級,不過立陶宛外長Gabrielius Landsbergis近日接受立陶宛國家電視台(LRT Televizijos)專訪時曾指出,為盡量規避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約束,中國「以經逼政」在實務上甚至會避免相關手段檯面化到官方政策或措施的層次,又強調中方作為再度驗證立方須與遵守法治原則、國際協議的經濟體發展關係,以免不必要的風險。

此外,立陶宛早前透露會與美國簽署總值6億美元(約46.7億港元)的出口信貸協議,美方並會擴大進口立陶宛農畜產品、在高科技等領域強化投資貿易合作,雙方還在11月下旬首度舉行高階印太戰略對話。而據立陶宛中國貿易協會資料顯示,雖然農林牧等產品受到衝擊,但立陶宛的生物科技等技術門檻較高的產品,則幾乎不受是次外交風波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