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首個國產全磁懸浮人工心臟上市 僅重180克與手機相當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蘇州同心醫療的創新產品「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CH-VAD」(人工心臟)獲批上市,為國內首個正式上市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目前,全球僅美國雅培和同心醫療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獲批上市。

CH-VAD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微信@同心醫療)

《北京日報》報道,該人工心臟主要為進展期難治性左心衰患者血液循環提供機械支持,用於心臟移植前或恢復心臟功能的過渡治療。其核心技術主要為全磁懸浮血泵技術,目前已取得中國和美國多項專利,是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醫療器械之一,其經歷了三代發展。20世紀90年代的第一代是大體積搏動血流裝置、21世紀初的第二代採用軸流裝置、最新的第三代是磁懸浮裝置。同心醫療的全磁懸浮式人工心臟「CH-VAD」屬於第三代,厚度僅26毫米,直徑50毫米,重量不到180克,實現體積小和血液相容性好的特點。從2011年實現關鍵性結構設計到獲批上市,同心醫療的「中國心」已歷經10年之久。

據介紹,心臟衰竭是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期階段,隨着中國進入老齡化時代,心衰患病率和患病數量繼續增加。據統計,國內現階段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為3.3億,其中心臟衰竭患者近1000萬。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介紹,心臟衰竭被稱為心血管疾病的「癌症」,病情反覆,多次住院,生存率低,公共衛生資源負擔重,大量終末期心臟衰竭患者需要心臟移植救治。然而,心臟移植供體嚴重匱乏,供不應求,受益人群窄。

據了解,2020年中國心臟移植治療心臟衰竭年度例數僅為557宗,不少患者在等待匹配的供心過程中逝去。因此,研發人工心臟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臟功能、維持血液循環,讓患者度過困難期,為心臟移植爭取更多時間,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醫學問題。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心室輔助裝置主要有三方面臨床應用,第一是作為等待心臟移植的過渡,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時間等到合適的供體;二是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臟功能恢復後撤除;三是為終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長期替代,支持患者攜帶人工心臟長期生存。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不少醫療機構亦有研發人工心臟,包括「心擎醫療」的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產品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聯合深圳核心醫療研發的人工心臟,泵體重僅90克,是目前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輕的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