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來之不易的穩定形勢發生逆轉」 新疆換帥尚有許多微妙細節

撰文:穆堯
出版:更新:

臨近歲末,敏感的新疆突然換帥。12月25日,主政新疆5年多的黨委書記陳全國因為「另有任用」離職,而軍工出身的廣東省長馬興瑞北上接棒。通常,為「換帥」而舉行的領導幹部大會多為程式化內容,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此次「換帥」現場值得解讀的訊息頗多。

其一,一名負責日常工作的中組部副部長送馬興瑞上任,官方通稿顯示其宣佈任命決定後,不見其他任何講話,頗為怪異。

首先,無論未來馬興瑞是否能夠成功「入局」,但是一般來說,僅一名中組部副部長為其「站台」就不同尋常。

作為對比,2010年4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宣佈中央關於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原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走馬上任接替被調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的王樂泉。當時,送張春賢上任的,不僅有時任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甚至連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也出席並講話了。

6年多以後,張春賢卸任,原西藏黨委書記陳全國北上新疆主政,新疆再次於2016年6月30日召開領導幹部大會。當時,又是時任中組部部長趙樂際親赴烏魯木齊,送陳全國上任,並發表講話,中央組織部部務委員兼幹部二局局長周祖翼隨行出席。

而相較於馬興瑞這次履新,中組部代表規格似乎的確降低了。事實上,對於中央政治局兼掌的六省市區新官上任,中組部部長往往親自往赴並宣佈正式任免決定,以顯示新官地位較之一般省區黨委書記地位更重要(對於其他省市區黨委書記履新,中組部往往派遣一名副部長甚至部務委員為其站隊)。

具體來說,2017年5月27日蔡奇履新北京市委書記,同年7月15日陳敏爾履新重慶市委書記,均是由時任中組部部長趙樂際親自到場宣佈的。注意,二人與馬興瑞一樣,當時均尚未「入局」,與之後李希履新廣東省委書記、李強履新上海市委書記時已具備中央政治局委員身份不同。

其次,那是否這些傳統政治高地人事更迭必然由中組部部長親自到場宣佈呢?也不一定。這裏有個例子,2016年9月13日李鴻忠北上主政天津,出現在現場的便是時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

所以,姜信治作為中組部二號人物當然也是有「資格」送馬興瑞上任的。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從新疆官方媒體中,人們看不到中組部對陳全國、馬興瑞前後任的個人評價,是否現場未做任何表示,耐人琢磨。

其二,姜信治未做評語,但人們仍然可以從新任新疆黨委書記以及其他同僚的「好話」中找到關鍵。

在官方媒體的通稿中,我們可以看到馬興瑞和新任新疆政府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對陳全國的正面評價。馬興瑞提到,「近年來,以陳全國書記為班長的自治區黨委一班人,……推動新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陳全國書記為新疆的改革發展穩定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

艾爾肯·吐尼亞孜也稱,「陳全國同志到新疆工作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推動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

這兩句評價意思比較接近,且過於全面,其實反倒不如馬興瑞側面提到的一句話既概括,又準確。他在表態未來如何履職時提到了五點,最關鍵的一句「決不讓來之不易的穩定形勢發生逆轉」恐怕是對陳全國五年多治疆的最精準描繪。

事實上,對於一個長年在科工領域、經濟發達省份工作的地方大員執掌新疆,外界也判斷這代表了新疆穩定這道難題基本得以解決,未來要轉向民生和經濟發展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