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政協發言人:「動態清零」符合國情 成本低成效好

撰文:蘇子牧
出版:更新:

今日(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在會上回應了中國是否會調整動態清零防疫政策。

美國彭博社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到,關於中國應對疫情的「動態清零」政策,該政策很大程度上防止在中國出現大規模感染和死亡病例,隨着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個年頭,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步開放,中國是否需要對國內防疫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如果中國繼續堅持「動態清零」政策,經濟成本是否會上升?而該政策是否會阻礙中國與世界之間的人員交往與互動?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央視截圖)

郭衛民對此表示,疫情防控政策是海內外輿論都高度關注的一個話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始終堅持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全國政協委員在圍繞相關政策研究討論,提出了意見建議。委員們認為,有些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疫情接連出現反覆,醫療資源被大量擠兑,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斷增加,這些國家醫療條件本來都很好,但是醫療資源被大量擠兑,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斷增加。而中國作為有着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後果難以想象。因此,疫情防控成果證明,中國的防疫政策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科學規律,中國防疫措施相對成本低、成效好,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也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對於防疫政策對國際社會,包括中外交流的影響。郭衛民表示,最近海內外有些輿論認為中國的防疫政策影響了全球的供應鏈產業鏈,這是不正確的。正是由於中國採取了正確的防疫政策,率先恢復了經濟增長,保障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基本穩定。

郭衛民還指出,中國先後向150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護服、呼吸機、檢測設備等防疫抗疫物資,向34個國家派出37支醫療專家組,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1億劑疫苗,幫助其他國家提高疫情防控和應急救治能力。後續,中國還將繼續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抗疫援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