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張文宏:抗疫需衡量成本效益 要避免一刀切犧牲正常生活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日(7日)在微博發文稱,中國抗擊疫情到了新的階段,既要避免一刀切,也不能發生「規模性的疫情反彈」失控,期間衡量的主要標準是抗疫的成本效益,如何既達到抗疫的工作目標,又不要盲目一刀切,以犧牲正常生活為代價達到所謂的「清零」目的。

張文宏表示,在今年兩會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代表團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近期防疫的總體工作目標。輸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可能一直會有,但是目標是始終將流行控制到極低水平,不引起規模性的反彈,不引起醫療資源的擠兌,這樣就有條件通過精準防控來盡量保證民眾正常的生活。

張文宏指,這點應該是非常明確的總方針,無論採取的是清零政策、動態清零政策、精準動態清零政策、逐步動態開放的政策,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將是防疫底線。

張文宏又指,針對未來抗疫,疫苗策略的布局將是重中之重。他的團隊完成了上海近6個月的2266宗病例的分析,發現在所有病例中疫苗接種的比例已經達到94%左右,在疫苗高接種率的背景下,如果醫療資源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所有病例均未發展至危重症,無一宗死亡。

張文宏稱,這再次明確了疫苗接種與重症病例發生率的強相關性。兩針疫苗接種後,仍有一定比例會發生至需要吸氧的重症狀態,但是在加強第三針免疫接種後的病例中,重症發生率降低至0.1%,更無一宗發展至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