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考古結果:兩岸自古就屬同一國家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距今約6000年、被認為是南島語族重要代表地的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近日開展第三次考古發掘工作。有內地學者表示,此遺址的考古結果有力地證明了,兩岸中國人從最早期開始就是在一起的,就是一個族群。

殼丘頭遺址是在1958年福建省全省文物普查過程當中,考古人員在平潭的南壟村發現的非常具有標誌性的遺址。(看台海)

據「看台海」報道,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與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組成聯合發掘隊,對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龜山遺址開展第三次考古發掘工作。日前,第一文化層(青銅時代)文物採集工作發掘成果初現。

各種跡象表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這裡就是平潭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他們在此地捕魚、採貝、狩獵。平潭也被考古學家認為是研究南島語族起源的一個關鍵區域。20世紀以來,考古學家、語言學家以及民族學家以不同方法共同印證了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就在亞洲大陸的東端,甚至直指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非常多的證據證明殼丘頭文化遺址就是重要的代表地。

殼丘頭遺址是在1958年福建省全省文物普查過程當中,考古人員在平潭的南壟村發現的非常具有標誌性的遺址。(看台海)

北京聯合大學教授朱松嶺說,平潭殼丘頭遺址群考古發現有力地證明了兩岸自古以來就同屬一個國家、兩岸族群自古以來就同屬於一個族群的客觀事實。「近年來,兩岸相繼發掘的文物鮮活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手足情深的歷史淵源,有助於深化中華文明的探源研究。」

朱松嶺認為,距今6000年前後,人類開始有組織、有規模地向著沿海島嶼遷徙,這是人類開發海洋的開始。而殼丘頭文化遺址的時間點和南島語族向海洋遷徙的時間點剛好吻合,而且殼丘頭的先民在地理和時間節點上最具備向海洋遷徙的條件。這充分證明,兩岸與殼丘頭文化密切相連,島內某些妄圖將台灣和整個中國割裂開來,尤其是宣稱「台灣自己的居民是來自跟中國大陸不同的南島語族」的論斷都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