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中國要搞自給自足? 國家發改委:錯誤理解,將擴大開放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今日(17日)上午10時,二十大新聞中心在梅地亞新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一場記者招待會。
對於中國政府如何減少對鐵礦石、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外國進口資源的依賴,以實現更加自給自足的經濟。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表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至於國內外有些聲音認為,中國要搞自給自足,其實是錯誤理解。

趙辰昕稱,黨中央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以來,外界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認識、理解誤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中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的變化,特別是國家經濟比較優勢的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對國家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首場記者招待會。(新華社)

他表示,國內外有一些聲音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意味著中國要在對外開放上大幅收縮,甚至要搞自給自足,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習近平多次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中國早已同世界經濟、國際體系深度融合,同很多國家的產業關聯和相互依賴程度都比較高,內外需市場本身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積極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促進市場經濟建設、豐富市場供給、帶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全面提升綜合國力創造條件,有力改善了國家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促進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質量提升。

趙辰昕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經濟全球化遭遇了逆風逆流,一些國家想實行脫鉤斷鍊,構築「小院高牆」。但中方認為,世界絕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開放合作仍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仍是人心所向。

中方將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推動全球化向包容、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將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國內國際循環順暢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