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一封了之」是庸政懶政 「一放了之」是甩手掌櫃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周四(17日),《新華社》發表名為《「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的評論文章,指出保持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要在落實各項防疫舉措的同時加強分析研判,既持續整治「層層加碼」、「一刀切」等做法,防止「一封了之」,又反對不負責任的態度,防止「一放了之」。

文章強調,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新華社)

文章指,優化調整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發布以來,各地正在迅速貫徹落實,細化執行方案。據國家衛健委「落實疫情防控『九不准』公眾留言板」數據,11日到16日群眾投訴量下降39%。

文章表示,面對複雜的防控形勢,各地各部門要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近三年來,我國有效應對了全球多輪疫情衝擊,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文章強調,要防止「一封了之」、「一放了之」。「一封了之」是庸政懶政。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各地及時糾正違反「九不准」等突出問題,及時糾正「擴大賦碼」、動輒「全域靜默」等簡單做法。

文章稱,「一封了之」是庸政懶政,「一放了之」是甩手掌櫃。(視覺中國)

文章稱,「一放了之」是甩手掌櫃。優化防控措施不是放鬆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當前,必要的防疫舉措不能放鬆。二十條優化措施對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等風險人員管控方式作出了調整,這是為了更好地集中資源,提高防控效率。

文章最後指,因時因勢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實際上對各地疫情處置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嚴防兩種過度傾向,把該管住的重點風險管住,該落實的防控措施落到實處,該取消的堅決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資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我們就能實現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