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1300萬 第三產業從業佔比升至48%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兩會前夕,國新辦周四(2日)上午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介紹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會上介紹,城鎮就業規模顯著擴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1300萬人;中國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比上升到48%。

王曉萍表示,10年來,城鎮就業規模顯著擴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1300萬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平穩,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城鄉就業格局發生歷史性轉變,城鎮就業人員佔比超過六成,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比上升到48%。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規範發展,形成新的就業增長點。就業質量可謂穩步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素質持續提高,勞動者收入穩步增長,勞動保障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同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中央制定實施改革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方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並軌,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進一步健全。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制度功能更加完善。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5億人、2.4億人、2.9億人。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基金管理不斷加強,2022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規模13.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五級社保經辦管理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社會保障卡應用範圍持續拓展,管理服務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以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為目標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全面加強,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和多樣化需求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發布會現場。 (澎湃新聞)

去年,個人養老金制度已經在先行地區正式啟動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進有幾個特點,一是政策優惠支持。目前,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在繳費階段繳費金額享受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投資收益不徵稅,領取時按3%較低稅率徵稅。目前,每年繳費上限是1.2萬元,以後會適時調整繳費上限。二是產品多樣選擇,監管部門按照安全規範、側重長期保值增值等要求,批准了137支公募基金、19個商業養老保險、18支理財產品、465個儲蓄存款等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參加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自主選擇。隨著制度實施,投資產品還會進一步豐富。

三是服務更加便捷,人社部牽頭建設了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為每一位參加人建立了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用於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參加人可以直觀掌握自己個人養老金的運行情況。參加人又可以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電子社保卡等入口直接登陸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可以通過商業銀行渠道開設賬戶、繳費併購買金融產品。

據介紹,去年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啟動實施,3個月以來,參加人數已達2817萬人。

中國仍然是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新華社)

另外,就人口負增長是否會影響國家未來的經濟增長動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俞家棟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16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達到峰值9.2億之後開始下降,去年年末是8.76億人。這種勞動力供給量的減少還是在供給高位上的放緩,中國仍然是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從結構而言,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主要還是大齡勞動力退出勞動力市場、數量下降較快,而青年勞動力數量還是穩中有增。據測算,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1662萬人,規模是創近年新高,就業總量的壓力還是比較大。

俞進一步稱,當局未來將會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強化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努力提升就業質量,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