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固態氫儲能加氫站在廣州建成 核心技術和裝置全部國產化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近日,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在廣州南沙完成小虎島電氫智慧能源站(以下簡稱「能源站」)建設。該站是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的示範工程,也是國內首個應用固態儲供氫技術的電網側儲能型加氫站,實現了從電解水制氫,到固態氫儲存,再到加氫、燃料電池發電和餘電並網,氫和電的融合,加快建成新型電力系統。

走進能源站,似乎看到一個縮小版的煉油廠:密佈的管網,蓄水罐、儲氣罐,加上各種壓力表,銀灰色的主色調呈現了一種簡約、整潔的工業之美。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在廣州南沙完成小虎島電氫智慧能源站(以下簡稱「能源站」)建設。(羊城晚報)

這是一套從電解水制氫,到固態氫儲存,再到加氫、燃料電池發電,餘電並網的一整套系統。「氫氣在電網的應用場景在這裡幾乎齊活了。」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氫能源研究中心工作人員潘軍告訴記者。

據了解,電網氫儲能是一種將綠色能源轉化成氫能儲存起來的技術,它清潔無污染、能量密度高、儲存時間長,被認為是建構新型電力系統的有力支撐,與之相關的技術已成為全球研發重點。

能源站採用的,是名為「固態儲氫」的技術。其原理是將氫氣與合金發生化學反應,氫原子進入金屬的空隙中儲存,生成了一種叫「氫化物」的固態物質,當需要對外供氫時,升高氫化物的環境溫度就可以釋放氫氣。

「相比於高壓氣態儲氫和低溫液態儲氫,固態儲氫的體積儲氫密度高、充放氫壓力低、安全性好、可跨季節長週期儲存。」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氫能源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盧彥杉介紹。

能源站改採用的核心技術和裝置全部國產化,固態儲氫裝置核心單元的體積儲氫密度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不僅如此,固態儲氫裝置可替代傳統加氫站中的氫壓縮機、高壓儲罐和純化系統,可使單站建設成本節約200餘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固態儲氫裝置的核心——儲氫合金,主要來自於我國相對過剩的高丰度稀土元素和鈦資源,如果項目廣泛推廣,既可緩解稀土元素應用不平衡的問題,又可促進我國鈦資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