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戰時經濟」?分析師:北京從全力拼經濟轉向保障國安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長期研究中國的經濟分析師指出,雖然中國並未進入「戰時經濟」,但在外部挑戰嚴峻的新形勢下,中國已從全力追求經濟增長轉向保障國家安全。

諮詢機構佳富龍洲(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主管白安儒(Andrew Batson)5月3日在駐華外國記者協會主辦的一場講座上指出,中共二十大後,中國政府的各種論述顯示,領導層正有意識地把政府的優先事項,調整到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競爭上。

「壓倒一切的經濟優先任務,是建設一個能在競爭中生存、繁榮和占上風的經濟體。」白安儒指出,這包括中國要在科技上更加自給自足,建設現代化的工業體系;在中國看來,「這不僅是國家安全的優先事項,而且會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就是中國經濟的追求。(資料照片)

對於部份質疑中國是否將進入「戰時經濟」(war economy)的說法,白安儒表示,不會這樣形容目前的中國,但確實能看到北京對國家安全問題的普遍關注,這包括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等。「因為意識到外部環境更加不確定、更加敵對,中國正努力全面強化經濟,抵禦外部的衝擊。」

白安儒認為,與幾年前相較,中國如今高度關注國家安全,把整個產業鏈留在中國境內或至少在中國的有效控制範圍內,會比提升產業鏈更重要。「出於安全和可控的目的,中國可能認為,更有必要把一些基礎元件(的生產)留在中國境內。」

在控制住疫情蔓延後,中國經濟復蘇較快。(視覺中國)

展望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白安儒認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很清楚要重新調整中國官僚機構的運作方式,從全力追求經濟增長,轉向追求一系列不同的目標,而「務實」「親商」的風格則是全力追求經濟增長的政策產物。

儘管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高層持續釋放支援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訊號,新一屆政府似努力讓「務實」、「親商」的決策風格回歸,但白安儒認為,親商、務實可以是短期戰術,但不為長期戰略。近來北京官方積極安撫外界,過去幾年的混亂不會重演,並不斷表明對民營領域,尤其是平台企業的支持,但這些政策是否會長期持續,白安儒持保留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