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逝世|敢講真話被指貼近民情 曾直言6億人月入僅1000元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2023年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

李克強被認為作風貼近民情,2020年的兩會記者會上,李曾直言中國有6億人口的每個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幣左右,頗受基層民眾的好評。去年兩會,他在記者會上提到本屆政府以來最大的挑戰,直言是新冠疫情及其給經濟帶來的嚴重衝擊,但強調「我們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行不避險,盡了最大努力」。

李克強就中國經濟的看法,早在他任總理前就備受關注。2010年,維基解密洩露美國外交電報。據維基解密披露的美國外交機密文件,2007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向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雷德表示,他更喜歡通過三個指標來追蹤遼寧的經濟動向,分別是全省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以擠掉統計數字的水分。這樣的看法後被稱為「克強指數」。

而在國務院總理任內,李克強提出「簡政放權」,精簡政府機構,把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並提出「中國製造2025」戰略。李克強的經濟思想被稱為「李克強經濟學」,主要內容包括「不頒布刺激措施」、「去槓桿化」、「結構性改革」,其核心是向市場放權讓利。

近年他較受關注的言論,是2020年兩會記者會上,直言中國當前有6億人口中低收入人群的每月可支配收入只有千元人民幣左右,「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當年正值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脫貧收官之年,因此言論引起各界關注。

去年8月,北戴河會議後,李克強南下深圳,在鹽田港考察時給現場人士打氣。他表示,中國開放還要繼續往前推進,黃河、長江不會倒流。鹽田港的水也是會滔滔不絕,而且不僅要繼續保持優勢,還要擴大優勢。李克強還專程到深圳蓮花山,向提出「改革開放」的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獻上花籃。

同年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今年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也是他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他當時稱,本屆政府以來,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矛盾和困難疊加;又提到最大的挑戰,直言是新冠疫情及其給經濟帶來的嚴重衝擊,但強調「我們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行不避險,盡了最大努力」。

2023年2月底,即將退休的李克強到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考察。快要離開發展改革委時,李克強向鼓掌送行的發展改革委工作人員發表講話,稱「希望大家牢牢記住,發展還是我們的第一要務,發展的動力還在於改革」,「要靠我們全國上下14億人的共同努力,你們是衝在前面的,受委託當攻堅手、主攻隊的」 。李克強一直呼籲「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著力辦好自己的事」,「凝心聚力抓發展、保民生」。

而在與國務院辦公廳全體人員合影告別時,李克強表示「人在幹,天在看,看來是蒼天有眼啊,看著國辦同志多年來辛辛苦苦、紮紮實實做出奉獻,應該給予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