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逝世|中國首位經濟學博士總理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李克強是中國第一位擁有經濟學博士頭銜的總理,擁有經濟學博士和法學學士學位。1994年,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李克強獲得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論文題目為《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該論文獲得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項——孫冶方經濟學獎,也為李克強後來的施政,奠下城鎮化與農村發展指導思路。

隨著中國社會城鎮化的建設與發展,李克強的這篇論文重新被人們提及和討論,該篇論文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第3期,原版刊出該論文一共17頁。2013年5月,有外媒稱該論文成為現在中國政府制定城鎮化方針與農村政策的指導性文件。

李克強1988年至1994年間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1991年發表該論文,1994年獲北大經濟學博士學位,該論文是他的博士論文。李克強導師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厲以寧先生。(延伸閱讀:李克強逝世|師承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 寫下《師風散記》憶北大)

回顧李克強在共青團工作時重返北大攻讀碩士、博士,其碩士論文寫的是《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被他的導師、經濟學家厲以寧收入《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一書,其中的觀點得到現實驗證。李克強博士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現在回過頭來看,30年前李克強在這兩篇論文中所形成的關於農村出路和城鎮化系統觀點,很有洞察力。(延伸閱讀:李克強逝世|領導是如何煉成的?北大同窗憶李克強:勤學、不張揚)

李克強撰文認為,中國傳統經濟中二元結構的特點,決定了中國不能走從傳統農業社會直接轉變為現代工業社會的發展道路,而必須經歷一個農業部門、農村工業部門與城市工業部門並存的三元結構時期。稱「這種三元結構已在中國形成」。然而,由二元結構轉變為三元結構,並不意味著距離國民經濟結構一元化的道路更漫長了,而是加快了結構轉換的進程。

李克強(後排右一)是北大法律系77級學生。(微信公眾號@杭子牙)

李克強分析了三元結構在中國形成的客觀條件、意義及其相互關係,細數從建國初開始的中國工業化進程,雖然推行了近30年,發展速度也不慢,但由於只直接涉及少部分人,並未進入全面推進工業化的時期。或者説,雖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實現工業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工業部門只是處於建立階段,尚未進入擴張階段,還遠未實現工業化。「如果説這種工業化的方式在爭取工業最大産出的增長方面是成功的話,那麼這種增長的內涵則是相當貧乏的,在帶動農村經濟的變革和國民經濟的整體改造方面也是不成功的。」

李克強提出推動三元結構向一元結構轉換的條件,並且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諸如協調農村工業部門與農業部門的關係、加強城市工業部門對農村工業部門的同質帶動,生致城市工業部門得對農村工業部門的帶動呈現良性循環的勢頭,促使在運營機制上逐步呈現相互協調的局面。

李克強在這份論文的結論主張,中國農村工業化的發動及其所導致的三元結構的生成與發展,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歷史性階段,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轉換中的必然選擇。

在具體實踐方面,則能看到李克強在擔任國務院總理期間,多次針對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要相輔相成、互促共進的發言,直陳「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於城鎮化」,也要避免「千城一面」,李克強從政後的經濟與政策主張,尤其在城鎮化與農村發展議題領域的指導,都不難發現能從他的博士論文得到繼承思路。

總得來說,綜觀李克強這篇論文的價值和意義有二,一則打破了路易斯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在國際經濟學界的權威,直白剖析中國經濟是三元結構,開啟了經濟學界對三元經濟結構的研究浪潮,因而學術價值巨大;其二,對中國城鎮化與農村發展的政策制定具有最直接的現實指導意義,對國家發展有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