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大灣區衛健合作大會舉行 鍾南山:近期或有新冠感染小高峰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11月10日至11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行,來自境內外的60余名院士、專家學者和全省21個地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人參加大會。

本屆大會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醫務衛生局、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南沙區人民政府承辦。大會主題是「高起點、高站位、高質量」,開設主論壇、圓桌會議、4個平行分論壇和12個學術論壇,研討內容涵蓋沈浸式技術、大數據AI創新等高新技術手段在醫學中的應用,基因組標簽計劃、醫工融合創新等前沿研究,健康管理、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領域熱點話題。

11月10日至11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行。(中經總網)

同時,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健「掌門人」針對深化大灣區內地九市與港澳之間加強科研創新、技術、人才培養、健康產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進行了探討,為推動大灣區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通過視頻向大會致辭時表示,三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做到了大數據對接、醫療資源共享,期望未來立足健康灣區,進一步推進制度規則銜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現代化產業體系協同發展等,在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上共建共享,在跨境診療上深化合作,加強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領域合作。

鐘南山:近期或有新冠感染小高峰

鐘南山在現場表示,新發的變異株傳染性高,對疫苗逃逸作用會有所增強,但是變化不會很大,「今年11月、12月到明年1月,我們預測會有一個小小的新冠感染高峰,整個大灣區都要注意。」

鐘南山提示,近期或有新冠感染小高峰。(中新社)

鐘南山提醒:「致病性雖然不是很大,但老年人還是要注意。提倡對老年人和免疫低下人群接種第二代疫苗。我國的疫苗技術路線很多,目前有6種疫苗供大家選擇。」

發布灣區衛健合作10大案例

本屆大會是《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實施一周年後,粵港澳三地醫療衛生與健康產業界首次舉辦的高規格交流合作盛會。大會發布了「塑造健康灣區十大案例」,其中既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跨境診療服務、藥械使用政策創新等內容,也有三地人才交流計劃、港澳醫療人才在內地執業、醫院評審認證標準等平臺搭建,為塑造健康灣區提供重要支撐。

大會現場。(中經總網)

促成60余項簽約項目落地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內行政部門、醫學院校、醫療機構、社會組織、科技企業等進行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本屆大會促成60余項簽約項目落地,涵蓋科技創新、產業合作、人才培養、醫養融合等方面。這些合作項目將在推動粵港澳三地在醫療衛生資源緊密合作、健康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醫療衛生人才培養交流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打造灣區可攜式統一電子病歷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現場介紹,香港剛剛公布的《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持續促進健康香港。其中,關於大灣區醫療衛生的主要有三個項目:一是跨境協作,塑造健康灣區;二是數據互通,推展電子紀錄;三是醫療創新,打造國際樞紐。

盧寵茂介紹,未來五年,香港還將推出「醫健通+」,做到「一人一個健康戶口」,打造大灣區可攜式的統一電子病歷。(資料圖片)

盧寵茂介紹,跨境協作方面將推進五個項目建設,包括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善用大灣區醫療服務、跨境救護直通車、建立恒常器官移植的互助機制、支持國家醫院認證標準國際化。在醫療創新、打造國際樞紐方面,不僅要做到「好藥港用」,還要通過港澳藥械通政策讓更多大灣區患者用上好藥。未來五年,香港還將推出「醫健通+」,做到「一人一個健康戶口」,打造大灣區可攜式的統一電子病歷。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推進中醫藥和旅遊醫療發展

大健康產業是澳門特區政府四個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澳門將「兩條腿」走路,推進中醫藥和旅遊醫療發展。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澳門將推進中醫藥和旅遊醫療發展。(資料圖片)

羅奕龍介紹,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澳門特區政府特意成立了澳門藥監局,助力中醫藥實現產業化、現代化以及國際化;旅遊醫療方面,澳門協和醫院將於今年12月開始分階段投入服務,希望以此聯動旅遊休閑業,吸引旅客在澳門休閑之余享受健康體檢、保健服務等醫療服務,帶領澳門700個醫療機構8000位醫療人員共同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中國科學素質教育應建立「IMH」模式

「當前的國際形勢下要提高科學素質動力,不僅僅是好奇心,也不僅僅是興趣。在中國,更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在會上發表《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及人才素質》主題演講。

談到提升創新能力及人才素質,鐘南山提出,中國的科學素質教育應建立「IMH」的模式,即「Innovation(創新)」「Sense of Mission(使命感)」和「Humanity(人文)」。鐘南山說,科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而科學素質教育的動力是使命感與興趣的結合,當前要特別強調協作精神,才有可能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素質。

「在創新實踐方面,我們和香港、澳門有不少聯合實踐的例子。」鐘南山介紹,「例如,我們和澳門共同成立了大規模呼吸疾病、流行病預測預警與醫學大數據人工智能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