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內地逾2600人接種新冠疫苗後現後遺症 擬兩會期間赴京請願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據美媒周二(27日)報道,內地有民眾聲稱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各種後遺症,涉及逾2600人,還有兒童在接種後因白血病而死亡。相關群體計劃在今年北京兩會召開期間,到現場請願。

據美國之音(VOA)報道,北京朝陽區居民錢大龍於2021年接種科興疫苗,但在當年10月,他的身體在其接種第三劑約一周後突然癱瘓,最嚴重時右邊半邊身完全動不了。雖然最後他身體逐步康復,但已元氣大傷,還失去工作,需靠失業金和妻子的薪水維持生計以及應付醫療開支。

錢大龍表示,接種疫苗前曾簽署同意書,但同意書並沒有列出接種可能的後果。他曾向醫院、居委會等討說法,卻無下聞,其後拿病歷到朝陽疾控中心和朝陽區醫學會做鑑定,給出的結果是「偶聯」和「無關」。他稱,他們這個群組在發病前體檢都是正常的,「醫生會偷偷告訴你,就是疫苗的事,但是他不能明着說」。

而江西吉安市泰和縣小學生羅哲翰在2022年1月底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其母梁小強表示,兒子在確診之前數星期接種了新冠疫苗,之後兒子曾表示腿有點痛,但她不以為意。不過在接種完後的三、四天內,有兩個晚上兒子都睡出一身汗,唇色也不太對勁,於是就帶他到醫院檢查,驗血得知血小板只有20幾。

根據疫情防控政策,內地從2021年開始進行了新冠疫苗的大規模接種。(新華社)

在確診白血病一個月後,羅哲翰不幸離世。梁小強憶述,當初她曾問醫生兒子得病會否跟疫苗有關,但對方沉默,不否認也不承認。而她在兒子過世後曾到泰和縣疾管中心申請疫苗異常反應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偶聯」,即孩子在打疫苗的時候就得了白血病。不過梁小強不接受,認為在調查過程中,既沒有叫家長去旁聽,或者問問題,診斷書也沒有專家簽名,以及顯示在何時、何地,被何人診斷,不能空口無憑就說「偶聯」。

報道指,相關群體計劃在北京兩會召開期間,到現場遞交《倡議書》,呼籲建立新冠疫苗傷害保障救助機制,屆時並會附上2600多個疑似因疫苗致病、致殘者名單。《倡議書》還指,中國有近3000人接種新冠疫苗後罹患了白血病,更多的案例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又要求當局設立專項的救濟基金,用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前期醫治,包括治療期間的住宿費、生活費、誤工費等全額補償。

報道引述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表示,新冠疫苗乃至任何一種疫苗都不可能100%沒有副作用,而根據經驗,疫苗預防疾病的功能必須壓倒副作用,才能通過臨床測試;要是疫苗本身副作用過多,就不會核准使用。但她也表示,外界之所以有疑慮,與醫學水準沒有直接關係,關鍵在於數據的透明度。

官方曾回應新冠疫苗是否引起白血病等病的問題。(央視截圖)

據《香港01》翻查資料,內地官方曾多次回應新冠疫苗是否引起白血病等病的問題。例如,2022年7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福生表示,接種新冠疫苗不會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發生,也不會像有些網絡信息所說的影響人體遺傳發育、導致腫瘤轉移擴散、引起抗體依賴性增強(ADE)現象,這些都是網絡上不負責任的錯誤言論。

當時他提到,中國接種數量最大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並得到了國際組織的認可。與國內外已上市的並使用數十年的甲肝疫苗、狂犬病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生產滅活工藝基本相同,至今未見接種這些疫苗與發生白血病或糖尿病有關聯的報道。

他續指,臨床監測和統計數據顯示,在新冠疫情發生前後的四年中,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就診人數和住院次數基本一致,無顯著變化,這表明接種新冠疫苗不會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發生。例如,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之前2018和2019年,中國因白血病住院次數佔比分別為0.15%和0.14%,而疫情發生以後的2020和2021兩年,其住院次數佔比均是0.13%。在2018和2019年糖尿病住院次數佔比是2.1%;疫情發生以後的2020和2021兩年,其住院次數佔比在2.2%。

他進一步指,在這麽大範圍新冠疫苗接種的背景下,大量的預防接種與某些嚴重疾病的自然發生在時間上偶合是必然的現象。如果新冠疫苗真的會引起糖尿病和白血病的發生,那麽由此產生的就診人數和住院人次將出現顯著增長,但是從實際監測和臨床統計的數據中,並未看到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