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划艇練習遇小海獅跳上船瞇眼微笑討摸 檢查後發現牠在求救

撰文:王海
出版:更新: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女子划艇隊成員,在加州海灣練習期間,偶遇一隻長相可愛的小海獅。牠不但對人毫無防備,還主動跳上練習艇,所幸划艇運動員不但沒有驅趕小海獅,還及時聯絡當地保護動物機構,經檢查後發現這隻小海獅原來是營養不良。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女子划艇隊5月進行例行訓練時,偶遇一隻來自海灣的小海獅。據乘坐練習艇首位的運動員希巴德(Logan Hibbard)表示,海獅在當地很常見,但牠們通常會和人類保持一定距離。不過,這隻小海獅似乎對人類相當好奇,牠先在練習艇旁邊徘徊、游來游去,之後更跳上練習艇的船頭,在確認她和隊員們沒有威脅後,小海獅還大膽地跳到她的腿上,舒服地躺着,牠隨後跟一眾運動員回到岸上。

希巴德與隊員臨危不亂,沒有對小海獅作出驅趕或無視,而是決定通報海洋哺乳動物中心的救援人員,經檢查後,發現這隻小海獅原來是營養不良和處於飢餓狀態,才會貿然接近人類。專家呼籲,若發現狀況不佳或是有異常的海洋生物如海獅、鯨魚或海豚,不要試圖將牠們推回水裏,最好通報當地的動物救援單位前往處理。

海洋公園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Rita猝逝 上周五突現食欲不振今惡化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海洋公園今晚(25日)公布園內的24歲雌性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Rita今日下午離世。園方指Rita在周五(23日)開始出現疲倦、食欲不振等情況,今天下午惡化,因病去世。公園已完成初步解剖工作以確定其死因,進一步的化驗工作仍在進行中。

動物部高級監督Angela照顧海豚Rita。(海洋公園ig影片截圖)
動物部高級監督Angela照顧海豚Rita。(海洋公園ig影片截圖)
動物部高級監督Angela照顧海豚Rita。(海洋公園ig影片截圖)

園方表示,上周五公園獸醫隨即為海豚Rita進行抽血及全面檢查,並與動物護理團隊24小時悉心照料牠,然而今天下午惡化去世。

海洋公園曾在2023年年底於Instagram發放一條短片,介紹照顧海豚工作,並由動物部高級監督Angela道出與她同月同日生日的海豚Rita身世。原來Rita是在2012年由北非一間水族館遷來香港,因當時全館只餘牠一隻海豚;Rita作為大姐姐,在海洋公園也肩負保育教育工作。

園方指Rita是個活力十足的動物大使,與同類和人類的互動同樣喜愛。牠生前居於海洋公園獸醫院旁邊的海洋哺乳動物繁育與研究中心,公園不時在中心舉辦導賞教育活動,讓訪客和學生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海豚的自然行為和護理過程,鼓勵大家積極為海洋保育出一分力。公園感謝Rita為訪客帶來不少海洋保育訊息,將永遠懷念牠。

動物部高級監督Angela與海豚Rita同月同日生效,所以會一同慶祝生日。(海洋公園ig影片截圖)
動物部高級監督Angela與海豚Rita同月同日生效,所以會一同慶祝生日。(海洋公園ig影片截圖)
動物部高級監督Angela與海豚Rita同月同日生效,所以會一同慶祝生日,Angela會給牠冰凍食物。(海洋公園ig影片截圖)
動物部高級監督Angela與海豚Rita同月同日生效,所以會一同慶祝生日,Angela會給牠冰凍食物。(海洋公園ig影片截圖)

據園方資料,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身長可達2.7米,體重可達230公斤;牠們屬於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近危」,在近危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附錄二。

牠們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沿岸海域,自然棲息地遭受各種人類活動破壞和干擾,包括海岸發展、污染、捕魚和水上交通等。過量捕魚不但減少海豚的食物來源,部分海豚更有可能被誤捕。

海洋公園內飼養的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海洋公園網頁圖片)
海洋公園內飼養的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海洋公園網頁圖片)

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有時會與過百隻同伴一起暢泳,或與其他品種的鯨豚一同群游。除了視覺,海豚也會以回聲定位來探測周圍環境。牠們會發出聲波,當聲波觸及障礙物時會反彈成回聲,海豚接收回聲後加以分析,就能知道障礙物的位置、形狀和大小。

+3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