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做石油生意縱橫中東多年 今負重任調解卡塔爾危機也見棘手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有暴龍之稱的蒂勒森曾任多年石油公司主席,在海灣區以至中東行走多年,善於周旋於各國之間。現在他作為美國國務卿,走訪海灣區國家調解卡塔爾外交危機,但此際又有一份海灣區國家的秘密協議曝光,再為原已起波瀾之局添煩添亂。

沙特阿拉伯為首的四個國家與卡塔爾斷交,開出13條要求;卡塔爾不肯屈服,反指控條件喪權辱國。外交危機一個月未解,美國派出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走訪海灣區,嘗試斡旋。

今年65歲的蒂勒森因名之故,外號暴龍。他在任職國務卿之前,一直都在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工作,位至行政總裁。多年以來,蒂勒森不時要到海灣區國家打交道,特別與盛產天然氣的卡塔爾關係密切,與沙特亦合作很多。由他來調解今次風波,自然備受厚望。

蒂勒森7月10日由土耳其轉抵科威特,在機場獲外長接見。(路透社)

  蒂勒森訪科威特 海灣密議遭公開

蒂勒森星期一(7月10日)抵到科威特,與酋長薩巴赫(Sabah al Ahmad)會晤。科威特在這次風波之中盡量不靠邊站,反而扮演緩衝角色,在卡塔爾與沙特四國之間傳話。蒂勒森進入海灣區之後的首站選擇此地,可見其意。

但亦在同一天,波瀾再起。美國傳媒CNN公開兩份文件,是卡塔爾與海灣區國家以前簽下的合作協議。外界早知它們之間存有協議,但細節如何一直不為人知,今次CNN從知情人士手中取得,終於讓外國一窺究竟。

第一份文件
日期 2013年11月23日
簽署 沙特阿拉伯國王、卡塔爾酋長、科威特酋長
內容包括 不可插手海灣區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
不可在經濟或政治上支援反對派
不可支持「作對的媒體」(antagonistic media)

 

第二份文件
日期 2014年11月16日
簽署 前三人再加巴林國王、阿布扎比酋長國王儲、阿聯酋總理
內容包括 支持埃及穩定
點名提及半島電視台不可成為反對派的平台

第一份協議訂立於2013年11月,簽署人有沙特阿拉伯國王、卡塔爾酋長和科威特酋長。文件中三個國家承諾不會插手海灣區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不會在經濟或政治上支援反對派,特別點名提及穆斯林兄弟會和也門叛軍。協議又列明三國不可支持「作對的媒體」(antagonistic media),但沒有指名道姓。

第二份協議訂立於一年之後,除了原本三名元首之外,新協議再多了巴林國王、阿布扎比酋長國王儲和阿聯酋總理簽署。六個國家同意支持埃及穩定,點名提及半島電視台不可成為反對派的平台,但沒有點名要求其他媒體要這樣做,例如沙特的衛星電視台。

英國外交部亦派出了官員,在科威特與蒂勒森一同斡旋卡塔爾外交危機。(美聯社)

  一份協議 各自表述

這兩份文件稱之為利雅德協議。在CNN報道之後,沙特四國發表聯合聲明,指控卡塔爾違背了當初的承諾。

四個國家強調,向卡塔爾政府提出的13點要求是要之履行之前的承諾,那些要求早已寫了在利雅德協議、其機制及補充協議,與我們之前所協議好的完全一致。
沙特四國聲明

不過在卡塔爾的角度看來卻是另一回事,新聞主任賽爾夫(Saif bin Ahmed al-Thani)發表聲明反指控是沙特和阿聯酋違反協議精神,又謂他們在斷交以來都沒提及卡塔爾違反協議。

若閱讀整份協議文件,可知它的原意是提供一個清晰框架,給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合作……他們的要求,包括卡塔爾關閉半島電視台、要家庭分離、賠錢補償,都與利雅德協議無關。
卡塔爾新聞主任賽爾夫
蒂勒森之行可謂身負重任,要調解卡塔爾與海灣區國家多年以來的嫌隙絕非容易。(美聯社)

不管如何,這份利雅德文件再一次反映了所謂海灣合作委員會,其實不太合作。卡塔爾與區內國家的關係早已緊張,在穆斯林兄弟會、傳媒控制等方面都信任不足,這才需要一再訂立協議來約束各國。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即使是他們的老朋友,此行亦難即時見效。國務院甚至調低外界期望,表示這場外交風波可能要數星期,甚至數個月才可落幕。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