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磋商提早結束 外媒:難有突破 環球時報總編輯:有效率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中美官員7月31日在上海完成新一輪貿易談判,外界關注到磋商的結束時間,較原定提早約40分鐘,究竟是好是壞?美國媒體大多表示,目前看不到磋商有明顯的突破進展。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表示,兩方的談判氣氛良好,有效率跟有建設性。

在上海談判結束後,中方表示雙方討論了中國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和其他貿易問題,兩方將在9月於美國舉行下一輪高級別磋商。

中美7月31日結束在上海的談判(美聯社)

美媒:同樣的分歧仍然存在

外界關注在這輪的磋商中,結束時間較原定提早約40分鐘。不少美國媒體認為,中美這一輪磋商難有突破,美聯社引述經濟學家表示,快速的突破不大可能出現,因為兩國政府在中國科技政策、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議題中,仍然跟之前在5月時一樣面對同樣的分歧。

彭博社也報道指,沒什麼即時的證據看到有進展。《華爾街日報》同樣指,看不到有任何突破跡象。

本港《南華早報》則指,這次會面主要是象徵性的,形容雙方放到談判桌上的東西並不多。

中美官員7月31日談判時的合照(美聯社)

胡錫進:談判氣氛良好

至於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在社交網站表示,據他所知,談判氣氛良好,之後他又表示,中國與美國的談判官員有了相當具效率和有建設的深入討論,兩方討論到中國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美方也同意為此創造一些良好條件,未來會再有會談。

雖然外國媒體不看好這次談判有突破,但事實上在談判前,也有出現一些雙方關係改善的訊號,包括中國商務部已證實,中國一些企業有意願繼續從美國進口農產品,並已經向美國的供貨商查詢價格並將簽合約,而在另一方面,這次中國派出商務部長鍾山出席談判,一邊有人認為他是強硬派,不利於談判氣氛,但也有說法是中國希望與美國談到協議的細節,故此派出商務部長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