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談判前:美農民盼總統少發推特 芬蘭總理揭美國貿易戰打錯了

撰文:胡龍華
出版:更新:

中美第13輪貿易談判序幕即將拉開。中國商務部官網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稱,財政副部長廖岷將在9月18日率隊啟程前往華盛頓,給10月份更高級別代表會晤談判鋪路。

英國路透社消息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新聞發言人9月16日對媒體說,美國和中國副部級貿易對話計劃將於9月19日在華盛頓開始。當天稍早些時候,美國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首席執行官多諾霍(Tom Donohue)亦在記者會上放風,多諾霍說,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對企業高管們強調自己同中國談判在努力爭取的是「真正的協議」,一份能夠解決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問題的協議。但萊特希澤亦透露,「在採購(美國)農產品和其他數項問題上有了一些進展。」

中方已在談判前暫緩對大豆和豬肉等農產品徵税、恢復採購。英國路透社消息稱,美國農業部9月13日證實,中國購買了20.4萬噸美國大豆;中國9月5日一週向美國購買約1.08萬噸豬肉,是自5月來單週內購買數量最多的一次。

但美中貿易戰關税已給美國農民造成損失。美國農業諮詢公司AgriVisor的大宗商品風險分析師塞策(Karl Setzer)對美國之音說:「我們在豬肉銷售上大約損失了10億美元。艾奧瓦州立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每頭豬我們都要繳納8美元的關税。」

與貿易戰同命相連的美國伊利諾伊斯州(Illinois)養豬農民提特斯(Thomas Titus)則說,希望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中國貿易行為立場強硬話題的推特(Twitter)能少發一些,「總統發三條推特,市場就會崩潰。」提特斯每年養豬1.2萬頭,「每四頭豬裏就有一頭去了外國」,提特斯的農場還種大豆和玉米,「所以我們非常依賴那些積極的貿易談判和貿易協議。」像提特斯一樣多種經營的美國農民還很多,塞策稱:「不管是豬肉、牛肉、大豆還是其他的,中國不喜歡同只經營一種大宗商品的供應商做交易。」

而特朗普或已知曉,用關税戰和強硬立場打開的國際格局未必是勝局。芬蘭總理林內(Antti Rinne)9月13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電視專訪時透露,特朗普同政府「已經知道(貿易戰)並非解決國際爭端最好的辦法。」儘管在貿易戰火尚未給美國經濟指標帶來明顯影響時,特朗普常在推特上說,「關税讓美國處在非常強勢的談判地位上。」林內補充說:「我希望中國、美國能夠同歐盟一起解決這些爭端。」

亦有媒體指出,特朗普政府意識到,和解貿易戰是大勢所趨。美國彭博社9月15日發表題為《電擊療法與貿易戰的共同點》的文章稱,特朗普貿易戰的保護主義,或將導致商業阻滯、供應鏈損傷,最終拉低全球市場需求。文章指出,特朗普同意達成「臨時協議」,是因為政府領悟到,一旦對中國全面徵税,將給美國經濟造成自戕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