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特朗普為何突然提出赴北京談判 專家分析弦外之音

撰文:王忠會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12月31日表示,他將在1月15日與中方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將於「稍後」前往北京,就美中貿易協議的第二階段展開談判。專家對此分析解讀。

中美12月13日正式宣布雙方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協議的具體細節尚未披露。媒體評論稱,中美第二階段談判可能會更加艱難。圖為2019年10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右)在白宮會見赴美談判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左)。(VCG)

美國總統特朗普12月31日上午在Twitter發文稱,他將在1月15日與中方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儀式在白宮舉行,中方將會派出「高級」代表出席。但特朗普並未具體點名。

特朗普還承諾,他將於「稍後」前往北京,就美中貿易協議的第二階段展開談判。

《華爾街日報》12月31日報道稱,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未涵蓋一些重要內容,這些領域包括北京對中國產業的補貼,特別是對國有企業的補貼,以及美國聲稱的「強迫技術轉讓」等。

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的具體措辭尚未披露,這在談判中很常見。儘管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表示,有關採購的一些細節將是保密的,但預計協議文件將在簽署後公布。

↓↓↓想了解2019年來中美貿易談判詳情,請點擊放大觀看:

+8

這些問題本來是美國對中國不滿的核心所在,現在要留待今後解決。貿易專家認為,這是特朗普強調他將飛往中國推動談判的原因之一。

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中國問題專家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特朗普似乎認為,美中貿易談判的動力比中方所認為的要大得多。他說:「要在使雙方產生分歧的根本問題上達成協議,將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美國《華盛頓郵報》12月31日發表一篇報道,指出美中談判難以取得實質進展的重要原因,即北京對產業的補貼。

金融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對鋼鐵產業、造船產業和石油產業等領域的直接和間接補貼投入超過了年度產出的3%。中國政府這樣的做法使得美國公司難以與其競爭,這也是中美貿易談判難以取得顯著成果的原因之一。

參與美中談判的人士說,第一階段協議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執行。雙方將努力通過三輪談判解決爭端。如果協議未能執行,美國可以採取萊特希澤所說的「適度反應」,也就是說美國可以重新徵收關税。

這份長達86頁協議的具體語言目前正由翻譯和法律專家研究。貿易專家說,即使措辭是無懈可擊的,北京也可以通過退出該協議或指責美國沒有誠意來進行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