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國研究指A型血更易感染 華專家:科學依據不充分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中國一份研究報告指出,A型血的人相對而言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但中國媒體3月19日引述南方醫科大學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趙衛稱,相關研究的科學依據尚不充分。

這份論文的作者分別來自南方科技大學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等8個單位。研究顯示,A、B、O及AB血型與新冠肺炎的易感程度存在關聯。這是該領域的首份研究。具體來講,這份研究認為,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而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這篇研究論文題為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COVID-19 Susceptibility(暫譯:《ABO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的關係》)3月27日在醫學論文網站medRxiv上刊登。不過在此之前就已經有專家表達意見,認為這份研究科學依據不充分。

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一份研究報告指出,A型血的人相對而言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圖為紐約血液中心4月22日提供的相片,顯示美國特拉華縣紐瓦克一名女子在捐血。(AP)

《科技日報》引述趙衛說:「該研究主要依據臨床流行病學統計數據的結果,是否具有科學性,尚需開展更大規模的調查,尤其是開展相關的O型血人群自然抗病毒機理研究,方可確證。」

他表示,新冠病毒目前主要感染呼吸系統,病毒血症水平相對較低,持續時間相對短,血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響病情進展,需要予以更細緻的研究,方可明晰對防治工作的意義。

趙衛解釋:「通常所說的血型指的是A、B與O血型,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與抗原B而將血液分成4種血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體,但不含有對抗自身紅細胞抗原的抗體。如A型血含有抗B抗體,B型血含有抗A抗體。紅細胞本身失去了分裂能力,不含有病毒複製過程中所需要的核酸和蛋白合成系統,因此,對病毒不易感。」

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南方醫科大學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趙衛稱,這項研究的科學依據尚不充分。圖為6月8日,印尼首都雅加達一名醫護人員在採取血液樣本。(AP)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簡稱: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邢卉春也認為,要判斷不同血型(這裡指的是A、B、O血型系統)對某一疾病是否易感,必須是在同樣暴露的情況下,即同樣接觸了傳染源,暴露的時間也相同,而且都沒有針對該疾病的抗體或其他保護措施,這樣比較才能得出之間的差異。如愛滋病的病毒,病毒在侵入人體的時候,必須要有CCR5的趨化因子受體,如果該受體缺乏,病毒感染不上。

邢卉春強調:「目前報道的這種現象是伴隨情況,還是真有相關性,尚需進一步的研究證實。」她表示,需要更多的數據和研究證據來證實。

新冠肺炎疫情:南方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等8個單位的研究者發現,與非O型血型醫院工作人員相比,O型血型醫院工作人員被感染的機會更低。圖為6月8日,巴西一名醫護人員正為民眾進行檢驗新冠病毒的血液快速測試。(AP)

研究者還發現,與非O型血型醫院工作人員相比,O型血型醫院工作人員被感染的機會更低。

趙衛就此表示,從文中看抗A抗體是主要討論的與血型相關的機制方面的因素。但B型血和O型血中均有抗A抗體,2個血型間易感差異的原因是什麼,以及A型血和AB型血均沒有抗A抗體,二者易感性差異的原因何在,這都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

↓↓↓更多世界各地民眾在疫情持續期間的生活情況,請點擊放大觀看:

+6

他指出,比如可以進一步開展不同血型人群病毒血症期血中病毒水平的差異,對血中可能感染細胞情況開展研究,或者開展抗A抗體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抑制實驗,來直接回答上述問題。

趙衛認為,這一研究尚屬初期的研究結果,無法得出肯定的結論,對防治工作的影響尚難以進行科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