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宣布陳立武擔任新CEO 美國三大晶片巨頭將全由華人掌舵
當地時間3月12日,英特爾(Intel)官網發布公告,宣布任命陳立武(Lip-Bu Tan)為新任行政總裁(CEO),任命於3月18日生效。陳立武將成為英特爾7年來第四任CEO,也將是英特爾歷史上第一位華人CEO。若無出現變動,英特爾、英偉達(Nvidia)和AMD三家美國晶片巨頭將均由華人擔任領導人。
由此美國三大晶片巨頭將全部由華人掌舵,分別是英偉達CEO黃仁勳(Jensen Huang)、AMD CEO蘇姿丰(Lisa Su)、英特爾CEO陳立武。受此消息影響,英特爾當天收漲近5%,盤後漲逾10%,市值接近900億美元。
簡歷訊息顯示,陳立武今年65歲,出生於馬來西亞華人家庭,在新加坡長大,後移居美國,他擁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MIT)核工程理學碩士學位和三藩市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於2022年獲得了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最高榮譽羅伯特·諾伊斯獎(Robert N. Noyce Medal)。
2009年至2021年,陳立武曾任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巨頭Cadence的CEO,領導公司進行重塑,並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文化轉型,任職期間收入增加了1倍以上,營業利潤率有所提高,股價上漲了3200%以上。
他還是資本風險投資公司Walden Catalyst Ventures的創始管理合夥人和華登國際的董事長,擁有豐富的上市公司董事會經驗,目前擔任Credo Technology Group和施耐德電氣的董事會成員。
此外,陳立武去年5月被任命為美國AI晶片獨角獸SambaNova Systems的執行董事長,還是通信晶片製造商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和施耐德電氣的董事會成員。
去年8月,陳立武曾辭去英特爾董事會職務。
他在提交的監管文件中表示,離開董事會是因為個人決定「重新安排各種承諾的優先順序」,並且他仍然「支持公司及其重要工作」。 但有消息稱,陳立武辭職的實際原因是他與英特爾時任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以及其他董事之間存在分歧,陳立武希望大刀闊斧裁員,包括那些對英特爾工程工作沒有貢獻的中層管理人員,而董事會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在接替臨時聯席CEO津斯納(David Zinsner)和Michelle (MJ) Johnston Holthaus擔任英特爾新CEO後,陳立武將重新加入英特爾董事會。Zinsner將繼續擔任執行副總裁兼CFO,Holthaus將繼續負責英特爾產品業務。在尋找新CEO期間擔任董事會臨時執行主席的Frank D. Yeary,將在陳立武出任CEO後恢復擔任董事會獨立主席一職。
Frank Yeary在新聞稿中稱,「陳立武是一位傑出的領導者,他的技術行業專業知識、與產品和代工生態系統的深厚關係以及創造股東價值的良好記錄,正是英特爾下一任CEO所需要的」。
Yeary提到自己曾與陳立武密切合作,親眼目睹了陳立武對客戶的不懈關注如何推動創新和成功,「很高興能夠聘請陳立武擔任我們的CEO,我們將努力加速公司扭虧為盈,抓住未來巨大的增長機遇。」
對於自己的任命,陳立武表示:「我很榮幸加入英特爾擔任CEO。我對這家標誌性公司懷有極大的敬意和欽佩。我看到了重塑業務的重大機遇,可以更好地服務客戶,為股東創造價值。」
英特爾公司幾十年來一直在半導體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目前正面臨着市場份額下降、生產受挫和盈利急劇下降的困境,同時還揹負着沉重的債務負擔,最近不得不裁員約15000人。在任命之後,該公司股價盤中躍升了 11% 以上,而在過去的12個月裏,該公司股價下跌了54%以上。
自此,美國晶片企業中,英特爾CEO陳立武、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AMD董事長兼CEO蘇姿豐、博通(Broadcom Corporation)總裁兼CEO陳福陽、MPS芯源系統創始人兼CEO邢正人、安霸(Ambarella)總裁兼CEO王奉民等,均為華人。
截至收盤,英偉達最新市值為2.82萬億美元,博通市值為9133億美元,AMD市值為1633億美元,英特爾市值為895億美元,MPS芯源系統市值為281億美元,同樣由華人創辦的美滿電子(Marvell)市值為604億美元。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