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鄉變沙漠 氣候變化烤焦土壤 墨西哥城在乾枯中下沉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墨西哥城建於高原之上,而水源來自近百公里外的庫察馬拉河(Cutzamala River)。這條運河,一度是墨西哥城引以自豪的重要基建,然而受地心吸力影響下,僅能成為失敗的大白象,從來未有解決過墨西哥城的缺水問題。在乾旱之中,墨西哥城漸漸枯萎——立足的土地正一寸寸下沉。

墨西哥城的地層下陷問題非常嚴重,影響建築物結構。(網上圖片/Avi Dolgin@Flikr)

  地面如波浪 扭曲門楣簷壁

在墨西哥城的改革大道上,有座獨立紀念碑。於1910年豎立初期,紀念碑的底部是9級淺淺的階級;現時9級以下又再增加了14大級,才能連接地面——紀念碑矗立不倒,四周的改革大道卻如退潮般下沉,水落石出;在王宮附近的建築物群東歪西倒,簷壁被扭成波浪狀,門與門框無法貼合,行人路由平地變成高低起伏的小山丘。

當我們談及氣候變化,腦中想起的往往只是北極冰層溶化、海邊城市會淹沒,卻想不起在高原之上、大陸中央的國度,一樣會受影響:炎熱的天氣下,孩子俯首尋找爆裂的水管濕潤嘴唇,而建築林立的土地同時以每年5至9吋(約12.7至22.86厘米)的速度向下沉。

墨西哥城曾經是一個水鄉。(維基百科)

  水鄉淪落 榨乾天然資源

這就是乾旱的墨西哥城,但墨西哥城並不一直乾旱。眼光重回前殖民時期,墨西哥城一度充滿水源。西班牙人攻打城市時,士兵迪亞斯在回憶錄中如此形容對城市的初印象:「從水上升起,以石建成,尤如幻境。」位處眾山圍繞的高地,周遭有5個湖泊環繞,為當地的城市及農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這谷中的居民分成個個村落居住,之間有交通繁忙的運河連接。城中人民建立大大小小的系統,控制水的鹽度,並避免水浸或缺水,由管道從附近的水泉運至城中各處,加上夏日充足的降雨,本來水對墨西哥城而言從來不是問題。

然而殖民時期,西班牙政府抽空了湖水,干擾原住民的水系統,一直到獨立之後亦無改善。加上二十世紀中期,墨西哥城中大部分河流都已被污染或被用作排污。

  愈挖愈深 土層愈脆弱

而隨着氣候變化的問題日益嚴重,令氣溫上升、乾旱加劇,水分蒸發速度加快,而居民對飲用水的需求亦更高。但湖被填平,河被沾污,供水運河的希望又落空,然而城中急速的工業化卻令水的需求日高,僅餘地下水一途,卻仍不能滿足城市需求。現時墨西哥城有900萬人口,而其大都會區更是世界第五大都會,人口達2100萬人,令清水的供應更形緊絀。墨西哥城無計可施下,只可向下愈挖愈深,尋找地下水源,令地下泥土更加脆弱。現時城市每年抽取13億立方米地下水,然而雨水及其它水源每年只能補足7億立方米地下水,地下儲水出現嚴重的「入不敷支」,形成惡性循環。

墨西哥城的大教堂,亦因地層下陷出現明顯傾斜。(維基百科)

  粘土火山土壤 萎縮程度不一

墨西哥城正面臨地層下陷問題。墨西哥城的地面泥土由粘土湖床及火山土壤組成,市中心地底多為粘土,而其它地區則建於火山土壤之上。火山土壤疏水性強,方便雨水進入地底流進河流或成為地下水,而且堅固穩定,水分抽乾對其體積影響不大;粘土則如一張張膠膜,水分會填充於膠膜之間,則可保持形狀,但當抽乾水分,膠膜則會緊貼彼此,換言之會整體體積會萎縮不少。由於城市的土壤由兩者混合,不同區域以不同程度萎縮,則會出現顛簸不平的地面,令建築物結構受損。

  規劃雜亂 填湖伐木難聚水

本來,單靠城中的降雨,以水壩攔住,其餘儲於地下,亦可緩解補足地下水。然而,城市雜亂無章的發展,令此路不通。城市發展填平了沼澤、封起了路面,令降雨不能成為地下水。政府更容許企業於山邊大規模伐木,植被的減少令雨水在地面的流動變得更為急促,難以下滲。加上當地政府為換取支持,會容許社群於河谷及湖床上建立居所,令雨水不能聚集。不持續的執政亦令問題加劇,城市規劃及環境規例均難以執行,對環境的剝削日益嚴重。

  極端天氣 旱災更長

而氣候變化的影響,亦令乾旱問題更嚴重。墨西哥城水系統總監Ramón Aguirre Díaz表示:「氣候變化預計會帶來兩個效果。我們可預期更多豪雨,意味着更多水浸,但亦會有更多及更長的旱災。」除了旱災以外,氣溫上升亦會令原本已經嚴重的衛生問題再惡化,細菌滋長、清潔困難。

墨西哥城的首席防災官Arnoldo Kramer表示:「氣候變化已成為我城最大的長期威脅,因為這與水源、健康、空氣污染、水浸帶來的交通問題、山泥傾瀉引致的房屋損害有關,這表示我們若不管氣候議題,則無法解決任何城市面對的問題。」

(綜合報道)

【延伸閱讀】流淌着罪與渴 墨西哥城由水管而生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