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控違反《間諜法》 專家:即使檔案「已解密」亦無法脫罪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正面臨新指控,但這指控要比他至今涉嫌干犯的罪行更嚴重,且也不是他所稱的「不是事實,無理指控」就能輕易推翻。特朗普被控妨礙司法公正,違反一戰時期的老舊但強大的法律——《間諜法》。

美國聯邦檢察官6月9日公布針對特朗普長達49頁的起訴書,指控他在卸任後不當處理機密文件、虛假陳述、故意及串謀阻撓政府索回文件等37項罪名。

其中最嚴重的是妨礙司法公正及違反《間諜法》。

圖為6月10日,特朗普出席為於北卡羅來納格林斯伯勒的造勢集會。(Reuters)

與總統拜登(Joe Biden)及其他同樣未有在卸任後,交還所有保密文件的總統及官員不同,特朗普被控的原因是他「拒絕配合調查及隱瞞」。起訴書中包括照片、短信、錄音和證人證詞為檢察官指控提供了有力證據,即特朗普非法拿走了這些檔案,然後試圖隱瞞。

妨礙司法公正

路透社引述法律專家麥克杜格爾(Mark MacDougall)表示,妨礙司法公正是一項特別難以辯護的罪行。犯罪條件明確:從合法的法律程序中隱瞞事實。在聯邦調查局(FBI)突襲特朗普的海湖莊園前,特朗普律師表示已交出手上的所有機密文件,這被視為是故意誤導調查人員。

這與拜登的情況不同:拜登在發現遺漏副總統時候的文件未交換後,已主動與政府部門合作,並交還所有文件。

針對妨礙司法公正,特朗普可以聲稱他在拿走這些檔案前,已經為所有檔案「解密」。但起訴書中引用的一段錄音與這一說法矛盾,錄音中特朗普向數個人展示了一份檔案,並說他作為總統「可以解密它,但沒有這樣做」。

圖為2022年10月,特朗普在密歇根州沃倫舉行集會,支持者們的反應。(Reuters)

違反《間諜法》

檢察官指控特朗普違反《間諜法》,讓特朗普是否解密檔案可能變得無關重要。《間諜法》是一部一戰時期的法律,立法時期早於保密法。《間諜法》目標是針對未經授權「保留國防信息」的行為定罪。

《間諜法》針對的是對國家安全構成影響,或對敵國有利的情報,這適合於特朗普歸還的「絕密」檔案。法律不理會檔案是否保密,喬治城大學法律教授亨特利(Todd Huntley)表示,即管特朗普已把所有檔案解密,但「間諜法對此毫不關心」。

然而,特朗普還有一個可能終極策略,讓律師團隊動議將裁判推遲到2024年11月選舉之後。只要特朗普成功當上總統,他理論可以「赦免自己」,不過這將會引發一場空前的憲制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