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發現7200萬年前鴨嘴龍新品種 長達4米重1噸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智利科學家經過10年研究,確認在該國南部發現草食恐龍「鴨嘴龍」的新品種,估計身長可達4米、重達1公噸,對了解「鴨嘴龍」的全球分布起重要作用。

鴨嘴龍存活在1億4,500萬年到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常見於北美、亞洲和歐洲。智利探險隊2013年在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的山坡底部,發現了淡黃色的骨頭碎片,然後展開近10年的研究。

研究人員先後起出超過100塊恐龍化石碎片,透過數碼技術重組恐龍骸骨,比對現有發現的恐龍品種,再以3D技術重塑牠們的面貌。

領導研究的阿拉爾孔(Jhonathan Alarcon)表示,最初以為碎片所屬的鴨嘴龍,是與其他南美鴨嘴龍來自同一群體。但隨著研究的進展,發現是前所未有的新品種,相信屬於 7,200萬年前,生活在南半球南端,即現在的巴塔哥尼亞,新品種被命名為Gonkoken nanoi。

有負責研究的科學家表示,鴨嘴龍大多數在北半球被發現,南半球較為少見。科學家接下來將研究這些恐龍如何到達智利,以及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