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為何成為以巴衝突下最大外籍受害者?|新聞背後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此次以巴衝突中,泰國人出乎意料地成為遇害最多的外國公民群體,有泰國外勞所在的農場於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月初發動襲擊時遇襲。據以色列當局表示,遭哈馬斯挾持的約220名人質中,就包括了54名泰國人。泰國政府亦指,此次衝突中已有32名在以色列泰國公民遇害。

儘管沒有證據顯示哈馬斯的襲擊活動針對在以泰人,但泰國勞工與以巴的歷史關聯引起了關注與針對泰國人安全的憂慮。

泰外勞取代巴人成以色列農業主力

在此次以巴衝突前,有多達3萬名泰國外勞在以色列的農場工作,為當地最大的外勞群體之一,不少農場位於加沙邊境附近。泰國勞工部長披帕(Phiphat Ratchakitprakarn)告訴法新社,約有5,000名泰國勞工在發生戰鬥的地區工作。最近的調查顯示,巴勒斯坦農業工人的人數約為 10,000 人

以色列建國後,不少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從事低薪農業勞動。但1987年巴勒斯坦爆發第一次反以色列佔領大起義後,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實施禁足措施,導致巴勒斯坦勞動力急劇下降,政府不得不招募外國工人,以維護維持工農業發展。

因此,包括泰國、尼泊爾等國在內不少東南亞國家的民眾為改善家人生活,選擇前往以色列當外勞。到1990年代,這些外勞更取代巴勒斯坦人,成為當地農場、建築工地的主要勞動力,而泰國外勞則成為以色列農業的主力軍。除泰國人外,緬甸、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和尼泊爾亦有民眾在以色列從事農業、看護等工作。

圖為10月20日,泰國曼谷國際機場,39歲的泰國農業移民工人遇難者Anan Phetkaew的家人手持他的照片,等待他的遺體抵達。(Reuters)

泰農工遭哈馬斯追擊

據《德國之聲》報道,在以色列的泰籍工人基本上保持政治立場中立,但以巴新一輪衝突爆發後,有數名倖存的泰國外勞表示他們遭哈馬斯鎖定攻擊。

40歲的泰國外勞Katchakon Pudtason表示,他以前在以色列擔任番茄採摘工人,衝突開始後他一度躲在貨車車斗上逃離哈馬斯的襲擊:「他們追趕我們並瘋狂地射擊。」逃離過程中他的膝蓋中彈,坐在他旁邊的乘客則臉部中彈。經歷漫長追逐後才成功逃脫襲擊者,如今以安全返回泰國。

泰國知名政治學者蒂提南(Thitinan Pongsudhirak)在《曼谷郵報》上稱哈馬斯的襲擊「難以理解」,他認為巴勒斯坦人可能「對農場裏的泰國工人感到憤怒,因為泰籍勞工的工作本來也可以或應該由他們來做」。

以色列軍隊在衝突開始後着手將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泰國政府亦組織外勞撤離。截至上周五,有4,700人已經撤離回泰國。

以巴衝突爆發後,許多泰國外勞已返國,有人抱怨以色列的工作地點不安全。(Reuters)

農場地區乏掩體 泰外勞:炸彈擊中必死

從這些泰國外勞口中得知,他們在哈馬斯發動襲擊之前在以色列工作的偏遠農場沒有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Katchakon Pudtason說:「我們的防空洞由簡單的混凝土管組成。當偶爾聽到火箭彈和炮彈的轟擊聲時,我心想:『如果炸彈擊中我們,我們都會死的』。」

以色列勞工權利非政府組織Kav LaOved的Ladizhinskaya表示,她所在的組織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建議農場工人不要在高風險的日子工作,因為一旦遭到導彈襲擊,「即使他們聽到遠處田野裡的警報聲,也沒有時間尋找掩體」。

以色列在襲擊發生後承諾,除了現有的600個避難所外,還將在農業地區新建 430個掩體。此外,據以色列駐曼谷大使館稱,已為「在今年年底前繼續在加沙地帶邊境地區工作」的外籍工人編列了約470萬歐元(約3,886萬港元)的補償預算。